国际货币体系变革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研究——基于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视角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dongfe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极大缺陷,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不断高涨,同时,中国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和外汇储备国,在国际和国内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逐渐加快,在跨境结算和离岸市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由于是在较为特殊的条件下起步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和挑战。  本文首先回顾货币国际化的相关理论,分析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揭示人民币国际化的宏观国际背景和外在推动力,并梳理了人民币国际化在跨境业务和离岸市场建设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发现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可兑换是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主要挑战,由此深入分析了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和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对人民币国际化未来发展路径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反映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力和前景,文章选取了国际债券市场中的币种结构这一反映货币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建立了国际债券占比决定模型,运用34个国家从1993年到2012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一国的经济规模是决定其货币国际化水平最重要的因素,同时货币的升值潜力和国内宏观经济稳定性也会对一国货币国际化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并测算了当前人民币国际债券的理论需求量,发现理论值超过人民币国际债券实际存量17倍以上,由此推论出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文章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顺应中国经济崛起的必然战略选择,涉及到政策框架转变与市场之间的复杂互动。中国在循序渐进地开放资本账户的同时,需要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建设,加快人民币从贸易结算货币向投资计价和储备货币的转换,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更加实质性的进展。
其他文献
中国立志要在2020年之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等在内的创新政策,数量之多、内容之全、范围之广,达到甚至超过了
本文主要考察欧洲债务危机前后(2008年1月1日到2013年4月30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国际——发布的主权信用评级新闻(包括信用等级变动、前景展望变动和加
本试验是在小麦新品种济宁16号通过省审后,所做的一项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本试验用等量标准氮肥,做了3种不同处理追施。结果为:以标准氮肥的50%作为底肥,50%作为拔节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