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w2752459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由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同时当前我国又处在一个高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在城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城市规模的扩张要求更多的城市建设用地,而城市本身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这就使得城市的发展必须面对城市更新问题。而在城市更新中,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变,城市中大量旧工业区以及旧工厂所在地被荒废和闲置,这使得其成为城市更新的首要目标之一。   在城市更新的压力之下,在这些城市的旧工业区和旧工厂中,大量的旧工业建筑以及旧工业地段整体环境风貌已经或正在遭到严重的破坏,其中大量有价值的工业遗产也正在遭到破坏。因此,如何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对工业遗产进行合理的保护和有效的利用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更新以及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分析了城市中工业遗产对城市更新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城市工业遗产保护的措施和开发的模式,同时对城市工业遗产进行了价值评判。在具体研究对象方面,以西安市为例分析了西安市城市更新状况并对西安市城市部分工业遗产的价值进行评判,分析了西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实践活动并提出了针对西安市工业遗产保护的措施和开发的整体性对策。最后对西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实际案例——纺织城艺术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对纺织城艺术区改造设计的设想。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大城市中分布的老工业区,逐渐陷入生存发展的困境。旧工业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低廉的土地成本,工业历史文化背景及其独特的工业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投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使得地域性的建筑设计成为建筑发展的重要趋势。地域建筑受到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态丰富、风格各异,本文在
长城作为一项冷兵器时代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功能性是第一位的,因此其采用的建筑材料、尺度、构造形式等都是与长城的军事功能紧密相关的。本文以辽宁明代锥子山长城小河口段长
材料是建筑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木材作为传统建筑材料,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德同行”展厅落户青岛理工大学的背景之下,深切感受到木材之所以至今仍是建筑师们所钟爱的建筑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城乡居民对于人居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改善和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研究逐渐受到了国家和
自人类发明玻璃,玻璃建筑由此诞生。玻璃建筑因玻璃材料性能的持续完善而发扬光大。   玻璃建筑,一种以玻璃作为界面主材的建筑类型,由中世纪哥特德教堂墙面使用大面积彩色玻
本文着重于研究社区业态的自组织机制,应用自组织理论阐述了社区商业业态的自组织特征,探讨了社区商业发展与社区规划之间的关联,探讨社区规划的范式,防止在社区层面的规划失效,研
在所有的建筑类型中,民居是最能反映地域文明的。它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也是传统文明的真实写照。中国的传统民居历史悠久,具有时代感和地域性。可以说,民居的发展就是中国传统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城镇土地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为应对住有所居的难题,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住宅的建设。同时,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居住条件提出了
在过去的20年,世界环境具有风险的想法已经从猜测变成了现实。在今天,许多国际性组织诸如政府的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联合国环境计划环境署(UNEP)等,通过科学的报告表明了,我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