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区域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而这种差异性也同样体现在建筑产业。目前,建筑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的第四大支柱产业,提升其产业的竞争力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最为有效的途径。然而,区域建筑产业差异性的长期存在和过分扩大不仅导致了建筑产业生产效率普遍偏低、呈现出梯次发展的趋势,而且也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系统、全面、科学地分析建筑产业生产效率变化趋势及其影响机理,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建筑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中国建筑产业生产效率的整体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目的在于提出一套系统的研究方法实现建筑产业生产效率指标的选取、建筑产业TFP变化的度量、趋势以及影响机理的空间分析。为此,本文首先采用现金增加值法和面板数据模型组合的方法筛选出建筑产业投入和产出指标,并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出2001-2011年中国区域建筑产业生产效率变化。然后,利用变异系数、Moran散点图和趋同效应指数分别从差异性、相关性、趋同性三个角度深入分析东、中、西三大区域及其区域内部建筑产业生产效率变化趋势。最后,在构建出建筑产业生产效率变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GWR模型系统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建筑产业生产效率变化的作用机理,进而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和建议。研究发现中国建筑产业生产效率变化的差异性在不断增大;建筑产业TFP变化一直存在着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但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空间格局;三大区域的建筑产业TFP变化存在着趋同效应,且这种效应在任意两个区域间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在影响因素方面,经济环境、建筑产业组织结构和技术水平三类影响因素对中国建筑产业生产效率变化有着显著的作用效果,且各大区域受到建筑产业组织结构的作用机理又呈现出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