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社会互动结构中的居民委员会——以开封市为例的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fan_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农村来说,由于城市本身的特点和影响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进程等因素,城市的稳定与发展显得日益突出。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城市取得重大发展和进步的同时,城市积累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因此,如何保证城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与人民面前的一个十分重大而又严峻的课题。从发挥各种组织在当代中国城市稳定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来看,城市社区居委会这个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一个能够产生独特影响又极其便捷实用的组织资源。从建国开始,居委会就承担着国家在城市基层动员、发动和整合群众的中坚力量。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人的多元追求以及住房制度的改革,物业和业主委员会等社会组织大量发展,承担着国家代理人和自治主体双重身份的居委会力量日渐式微。从建国初的中坚力量到如今的“鸡肋”的尴尬地位,居委会作用的变化不仅在城市管理体制中体现出来,而且反映了其背后国家与社会的互动与博弈。   论文以国家与社会理论为依撑,以描述性的个案研究为方法,走访了开封集英、民心和宋门中街三个社区,这三个社区分别代表新建居民区、老居民区和城乡结合部三个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社区,结合社区的发展历程和现实情况的调研,对居委会在社区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的历史和现实作用进行了考察,并将其社区发展模式与上海、江汉、沈阳和青岛模式作比较,认为居委会在努力承担国家自上而下分配的任务的同时,也努力承担起基层自治主体的重担,但这种自治依然是在国家号召、领导、掌控和许可范围之内的自治,是一种国家主导型的自治,其中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挥了重大作用。居委会的这种功能变化过程是国家对社会进行整合,社会逐渐实现对国家的认同的过程,但国家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我国基层的国家与社会依然是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和领导,不过这种控制不像以前是运用强制力的控制,更多的表现的是一种更隐蔽、更“柔性”的基层治理模式。   论文从以下四部分来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即绪论和第一章,对社区居委会研究的背景、意义进行梳理,并在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现状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居委会背后所体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进行了描述,为后文的写作做好理论铺垫。   第二部分:即第二章,通过对居委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的回顾,认为从居委会建立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居委会从诞生伊始,就是新生国家政权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在城市基层设立的嵌入式的产物,而不是应居民的需要而产生,居委会的兴衰完全是由国家自上而下行政控制的,居委会的“兴”是由于国家的支持、提倡和推动,居委会的“衰”也是国家的一纸命令所掌握。   第三部分:即第三章,通过对开封市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社区的实地调研,从居委会组织结构和运行、居委会成员的选举和产生、社区公共事务的类型和解决方式、社区资源的调动等几个方面的考察,认为在当前的社区建设中,居委会虽然是朝着自治的方向不断前进,但国家和政府的力量仍不可或缺。不过,国家和政府对社区自治的干预不同于以往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的控制,是一种指导、服务与监督的更为柔性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城市社会的自主发展是在国家的有意引导下形成的。   第四部分:即第四章,通过上面几个方面对居委会的历史和现实的考察,以及对我国已有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居委会未来的走向为去行政留“政治”,即不仅将居委会看作是城市基层民主发展的主体,而且将居委会看作是城市基层管理的手段和策略,将居委会的发展看作是城市居民参与政治、实现自我管理的一个中介,是公民精神培育的一个主体,并提出社区居委会实现自己这种定位的途径。
其他文献
恋爱、结婚是人生之中的大事之一,当下80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正面临着恋爱、婚姻等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虽然社会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享乐
学位
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就明确地将马克思主义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几十年来一直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着如何更好地将其与本国实际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社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