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钙磷代谢紊乱,大量的证据表明,CKD时长期的钙磷代谢紊乱可引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尚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转移性钙化,包括肺、心肌、心脏瓣膜和血管等,这些病理生理改变不仅引起CKD的诸多临床表现,而且与慢性肾衰竭的死亡率增加相关联。既往的研究多集中在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轴对血磷、钙、甲状旁腺激素(PTH)的调节作用,近来发现骨骼作为一个内分泌器官产生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23, FGF23)作用于肾脏调节钙、磷代谢,由此形成的骨-肾激素轴发挥不同于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轴的调节磷、维生素D平衡的重要作用。国外大量研究表明FGF23是监测慢性肾脏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肾脏疾病不良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本文通过ELISA法检测慢性肾脏病患者在不同肾功能情况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钙磷代谢的关系。进而为慢性肾脏病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09月至2010年02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58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50.95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4例,慢性间质性肾炎6例,糖尿病肾病5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8例,多囊肾5例,不明原因10例。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人20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7.35岁。排除标准:明显感染、肝功能损害、骨折、恶性肿瘤、服用维生素D相关制剂及不愿参加者。2、实验方法(1)标本采集:所有受试者均禁食12h,空腹抽取静脉血,25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放入-70℃冰箱保存。(2)指标检测:FGF23、1,25(OH)2 D3用ELISA法测定,试剂盒购于宝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指定步骤操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钙(Ca)、磷(P)、肌肝(Scr)、尿素氮(BUN)水平,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3、统计学方法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方差齐时组间差异采用LSD显著差法,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血清FGF23及其他指标的水平变化FGF23及其他指标的水平变化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血FGF23、iPTH、P升高,尤其CKD4、5期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D3期FGF23以及P水平比对照组升高,但没有统计学意义。1,25(OH)2 D3在CKD3期有下降,到CKD4、5期下降明显,与对照有统计学差异。血Ca有下降趋势,至CKD5期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2、血清FGF23水平的相关因素CKD3-5期血清FGF23水平的相关因素:将FGF23、iPTH取对数使其服从正态分布,以logFGF23为自变量,做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logFGF23与logiPTH、P、Cr正相关,与GFR、1,25(OH)2 D3负相关,与血Ca无关。结论1、随着肾功能减退,血清FGF23、P、iPTH水平逐渐升高,1,25(OH)2 D3水平逐渐下降,在CKD4-5期更加明显。2、在CKD3-5期FGF23的水平与iPTH、P、Cr呈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1,25(OH)2 D3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