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水堆一回路主管道材料316L/316LN不锈钢的多轴循环变形及其本构描述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d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水堆(PWR)一回路管道是核电站的重要屏障。一回路的大直径主管道主要负责制冷剂的循环流动。管线的设计温度为594K以上,设计压力17.1MPa。目前,第三代核电站AP1000主管道设计主要采用锻造奥氏体不锈钢316L以及316LN,由于受到电厂启停时的热瞬态、热分层、热冲击、湍流渗入和热循环的影响,管线复杂热载荷效应非常明显。基于此,对于材料在复杂载荷条件下的循环变形行为和本构模型描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对PWR一回路主管道材料316L和316LN奥氏体不锈钢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单轴、多轴循环塑性行为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结果发现:(1)316L奥氏体不锈钢在室温应变循环加载条件下,呈现先循环硬化后循环软化的现象,同时在非比例路径加载条件下,呈现明显的非比例附加强化现象;(2)316L奥氏体不锈钢室温下的循环软化行为受加载历史影响呈现记忆非比例软化现象,当循环载荷从非比例路径切换至单轴路径时,材料立刻呈现循环软化行为,而非比例加载历史中非比例度越大,软化速率越快,软化程度越大。同时,当路径从单轴路径切换回非比例路径后,软化呈现部分恢复的现象即软化引起的应力水平降低的程度大于后续循环强化被削弱的程度;(3)316LN奥氏体不锈钢在室温下应力响应与应变加载速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而随着温度的提升应变率对应力响应的影响越来越不明显;(4)316LN奥氏体不锈钢在293-823K温度范围内单轴应变循环加载条件下,呈现明显的循环硬化行为,且随着温度的提高材料的循环硬化程度也越显著,而无论是文献还是试验数据都表明,高温条件下动态应变时效(DSA)会导致材料高温条件下更加显著的循环硬化行为。(5)316LN奥氏体不锈钢在293-823K温度范围内单轴非对称应力控制加载条件下,呈现出棘轮应变累积的现象,室温条件应变累积现象较为显著,而随着温度的提高棘轮行为呈现快速安定的特征,而这与材料高温动态应变时效作用密不可分;(6)316LN奥氏体不锈钢在293-823K温度范围内多轴非对称应力控制加载条件下,呈现出棘轮应变累积的现象,室温条件应变累积现象较为显著,而随着温度的提高棘轮行为呈现快速安定的特征,同时多轴路径下棘轮应变累积水平显著低于相同载荷水平单轴路径下棘轮应变累积水平;(7)316LN奥氏体不锈钢在623K温度下热老化500-30000小时之后,材料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下降明显,具体表现为屈服应力下降、抗拉强度下降,循环硬化水平降低。通过OM、SEM和EBSD分析表明,长时间热老化后材料晶粒尺寸增加,析出相增加,同时孪晶界减少。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材料力学性能呈现下降的特征。
  本文基于以上试验结果,对316L以及316LN的循环塑性行为进行了宏观本构描述:(1)基于OhnoWang随动强化准则和Marquis各向同性强化准则,引入记忆非比例度和部分可恢复软化项用以修正原有的循环粘塑性本构模型,使得新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材料室温环境下单轴、多轴以及交变载荷路径下材料的循环行为;(2)基于Ohno-Wang随动强化准则,在动态恢复项中引入硬化指数修正项用以描述材料高温环境下DSA效应,更为准确地描述材料高温环境下棘轮行为;(3)通过CJK随动强化准则中的多轴参数,提出了可以描述不同温度下多轴棘轮行为的粘塑性循环本构模型,更为准确地描述材料多轴棘轮行为;(4)基于Ohno-Wang随动强化准则,在动态恢复项中引入老化修正项用以准确地描述材料热老化状态下材料的循环行为。
其他文献
湿气和湿蒸汽两相流广泛存在于石油、天然气、发电、航空和航天等领域,其中环雾状流是最重要的两相流型。涡街流量计被广泛应用于湿气和湿蒸汽两相流的流量测量。以能源为主的应用市场迫切需要提高湿气和湿蒸汽的计量精度和可靠性,拓展仪表测量范围。本文以提高涡街流量计在环雾状流条件下的计量水平为目标,以其机理参数——斯特劳哈尔数St为研究对象,围绕两相涡街过读与稳定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所形成的成果及结论如下
随着新型电动汽车和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开发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迫在眉睫。近几年来,硅基负极材料因其理论容量高、工作电位低、地球资源丰富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硅基负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发生快速的容量衰减,并且较低的库伦效率严重阻碍了硅基负极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中的商业化应用。本文总结了硅及其氧化物电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工作机理和失效原因,并针对硅基负极在循环过程中严重的体积效应
结合了二次电池高能量密度和超级电容器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优点的混合电容器在电动交通工具、军事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拥有不俗的应用潜力。然而,正极比容量低(特别是体积比容量)、负极动力学缓慢和循环寿命差的问题,极大地限制了混合电容器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分别在材料设计、电极优化和器件构建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显著提升了混合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为发展高性能混合电容器提供了新的思路。主要工作有:  (1)正负
膜法水处理过程中膜污染、膜清洗及衍生的膜材料老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膜污染导致膜分离性能退化,而频繁的化学清洗影响超滤膜材料的固有结构及特性进而导致膜老化现象发生。膜污染及膜材料老化是超滤工艺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已成为当前超滤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首先,本文以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材料为研究对象,结合材料表征手段和膜压缩性能测试,讨论了次氯酸钠化学清洗对膜材料表面化学组成、物化
学位
高能量密度的锂硫(Li/S)电池是下一代储能体系极具潜力的候选者。但是Li/S电池实用化面临诸多问题。对硫正极而言,常规的颗粒状电极制备效率低下。本文分别使用电化学法和有机溶剂法制备自支撑的硫正极,提高电极的制备效率。对于负极,锂金属容易生长枝晶而且质地柔软,需要过量锂保持电极的机械强度,降低了锂的利用率。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引入机械强度高的宿主材料延长电极的循环寿命同时降低锂的用量。针对聚合物
学位
本研究结合超临界原位供氢液化和热处理技术分别实现污泥有机组分转化成生物油和液化残渣中磷资源回收。选取蛋白质-糖类和氧化镁-磷酸铁/磷酸铝为模型化合物,结合傅里叶红外、气相色谱质谱仪、差式扫描量热红外质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明晰污泥超临界液化生物油特性及液化反应机理,揭示液化残渣热处理制备富磷残渣过程磷的迁移转化机理。  污泥水热液化结果表明生物油产率和含水率分别为16.70%和15.51%,氧碳比较
学位
推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发展的有效手段包括降低电池的操作温度和使用碳氢化合物作为燃料。其中,开发在中温范围内具有高活性并在使用碳氢燃料时保持高稳定性的阳极材料至关重要。Ni基金属陶瓷材料具有高电子电导率,优良的催化活性且价格低廉,使其成为极具竞争力的阳极材料。然而当使用碳氢化合物为燃料时,Ni基阳极容易发生积碳。此外,当阳极的烧结温度较低时,其电导率也较低。针对这些缺陷,本工作开发Ni基
外来植物入侵已成为地表较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加剧了生物多样性丢失,且影响生态安全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外来植物入侵机制是地学和生态环境等学科共同关心的问题,是防控入侵和评估入侵影响的关键科学依据。植物对氮(N)、磷(P)养分的利用策略、入侵扩张对土壤N、P循环的影响和植物群落的反馈机制是理解外来植物成功入侵和本地植物共存、消失机制的重要信息。然而,由于方法学上过去主要依赖于加氮和同位素
学位
锆合金包壳管是反应堆的第一道安全屏障,在反应堆服役过程中,因高温高压水与锆的腐蚀反应,导致包壳管发生吸氢,形成环向氢化物。同时,在乏燃料后处理过程中因热-力耦合作用,氢化物发生再取向,形成径向氢化物。锆合金包壳管易受到氢致退化作用,导致材料延性、断裂韧性降低,尤其是径向氢化物。本文采用多尺度方法研究了包壳管用锆合金中氢化物的析出机制、塑性变形机制及疲劳开裂行为,并系统研究了氢化物取向对不同类型包壳
学位
钠离子电池作为潜在的新一代大规模储能器件,受到了科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而目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负极材料石墨却几乎不具备储钠性能。因此探索新型的具有优异性能的负极材料用于钠离子电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各种各样的负极材料中,锡基材料因为具有理论比容量高,成本低,储量丰富和平均反应电势低等优点成为了最有潜力的负极材料之一。在各种锡基材料中,氧化锡和硫化锡因毒性相对较低,制备条件相对容易,得到了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