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事业单位作为国有资本的一部分,参与境外投资的意愿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国家“走出去”战略实施以及《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的颁布为事业单位境外投资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因此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不断探索开展境外投资活动,但与之伴随的境外投资风险也日趋明显。事业单位的境外投资活动相对于企业来说,有何特殊性?事业单位境外投资活动存在那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风险?以及事业单位该如何面对复杂的海外市场和投资环境?这些疑问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针对事业单位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将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对国内外学者在境外投资领域所做的有关研究、我国对于企事业单位境外投资的相关政策规定以及对事业单位在境外投资等方面的特殊规定等进行了分析梳理,并比较分析了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在投资目的、投资可动用资产、适用的法律法规文件、投资程序、投资监管和考评的差异,归纳出政治风险、文化风险以及信息不对称风险这三类主要的风险,并总结出当前事业单位在境外投资时,在法律法规、监督管理、投资程序以及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等方面可以改进的空间。最后,本文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以及单位内部层面,提出了事业单位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策略,以期能够引导事业单位增强境外投资过程的规范性,加强事业单位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进而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