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首都经济圈背景下河北与北京产业合作分析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m888c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的合理分工是区域经济保持协调发展的基础,产业的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内容[1]。河北与北京在经济发展阶段上存在不同步性,产业结构具有差异性,资源具有互补性,这些特点都为河北与北京之间进行产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河北省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了加快发展“环首都经济圈”的战略目标,河北应当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积极为北京搞好服务,全方位深化与北京的合作,强力推进环首都经济圈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河北省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目标。河北省在地理位置上环绕北京市,然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却同北京有着相当的差距,面对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阶段、全省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河北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承担的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以及河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河北应当充分把握这次机遇,加快研究制定合作规划,促使河北省经济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北京像许多国家的首都一样,由于城市功能过度集中,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人口膨胀、交通拥挤、资源紧张、房价高涨、发展空间受限、改善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不少突出问题。因此,借鉴国际城市发展的经验,分散首都功能势在必行。河北省环抱首都,河北也有责任、有义务,也有便利条件为首都疏解压力。河北省要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进程中,在有关政策不断出台的背景下,利用“新北京功能定位”的契机和河北环首都的区位特点,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的作用,发挥区位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带动河北经济稳定增长。具体做法是河北应当牢牢抓住机遇,主动对接首都北京,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要充分利用北京发展转型的有利契机,结合河北省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特点以及产业发展指导方针政策,不断创造发展环境,提高承载能力,与北京形成良好的发展梯度,更好的发挥承载和对接作用,实现产业配套和产业链的延伸,使北京的好的项目、产业、企业留在河北。环首都经济圈的建设有利于疏解首都的城市压力,同时,也有利于打造河北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增长极。从燕郊、涿州等地方近年来的发展经验看,建设环首都经济圈,能够有效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和功能分散,接受首都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级要素的溢出,迅速提升河北省整体发展水平。同时,随着环首都经济圈的成型和不断发展,还可以将其打造成为整合全球资源的战略平台,广泛承接全球产业和技术转移,建设成为中国北方最开放的地区,并通过梯度辐射效应,带动河北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本文共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北京与河北产业合作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河北与北京产业合作的发展现状进行概括,对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进行陈述。第二部分主要对文章所涉及的经济学产业方面的相关理论概念进行详细解释,并且对北京与河北产业合作具有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包括对北京的发展意义和对河北自身的发展意义。第三部分分别介绍了河北与首都北京的三次产业发展现状与各自具有的不同特点。第四部分主要用经济学的SWOT分析方法对河北与北京产业合作各方面面临的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进行具体分析。第五部分主要从产业定位、结构优化、配套能力等方面分层次论述河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对策,通过北京城市功能转变和河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方剂中药物的配伍与用量会直接影响整个方剂的功效和作用。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所收录的方剂作为研究对象,从不同配伍角度分析多味药物在不同剂量配比下的使用情况,结合方剂
《尚论后篇》4卷,系喻嘉言《尚论篇》之续刻。《尚论篇》主要阐述伤寒六经病证传变与治则,《尚论后篇》则对《伤寒论》中有关温病内容,结合《内经》温病条文进行探讨与阐发。
从制定我国器官捐献移植评价标准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入手,提出了制定评价标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导向性、可操作性和定量性。同时,阐述了评价指标应包括的具体内容:潜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亦为疑难疾病,主要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总结了朱南孙、蔡小荪、夏桂成、肖承、沈绍功、尤昭玲、周仲瑛等7位名老中医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功能性胃肠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接受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B组仅接受药物治疗。另选择同期接
徐景藩诊治脾胃病之经验李继英(南京市中医院南京210001)关键词脾胃病治则徐景藩教授业医40余载,造诣精深,辨证细心,方药轻灵,尤擅长脾胃病的治疗。笔者有幸侍诊徐老之侧,略有心得,现初步总结
在我国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教育体制改革的驱动下,国家和地方先后建立了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开发区。开发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