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新的决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而知识的核心内容就是科学技术,科技的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科技资源是保障科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新的决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而知识的核心内容就是科学技术,科技的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科技资源是保障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科技活动主体是科技资源的载体,起着分配科技资源、从事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生产活动的作用。但由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科技活动主体在组织特征、科技活动行为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有限的科技资源在科技活动主体间的配置将影响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及科技产出水平,同时优化科技资源在科技活动主体间的配置对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和科技产出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为此,论文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研究了我国区域科技资源在科技活动主体间的配置及优化。
论文首先明确了科技财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资源配置等概念的内涵。其次,利用我国官方公布的科技统计数据,选取“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科技活动经费”、“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和“科技活动人员”四个统计指标,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科技财力资源和科技人力资源在科研机构、企业、高校的配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选取“财政科技拨款”对全国及三大区域政府科技投入的发展情况作了统计分析。再次,为探讨科技资源在科研机构、企业、高校等科技活动主体中发挥的作用,将科技人力资源细分为科研机构科技人力资源、企业科技人力资源、高校科技人力资源,同时将科技财力资源也细分为科研机构科技财力资源、企业科技财力资源、高校科技财力资源,并选取相应的统计指标来衡量,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各主体科技人力资源投入与科技产出的关系模型、各主体科技财力资源投入与科技产出的关系模型,然后利用1999-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并作出相应解释。然后,为评价科技资源在科技活动主体间的配置效率,选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从科技资源投入总量和科技创新资源投入两方面,分别建立了科技资源投入与科技产出的DEA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8年的科技统计数据,计算得到DEA评价结果,从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方面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加以分析。最后,基于DEA的优化思想,从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两方面,提出科技资源配置的优化调整方案。
其他文献
那天,不知不觉中我又抢了学生的风头: 学《望月》一课,当感悟“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小外甥打了个呵欠,摇摇晃晃地走回舱里去了”时,几个学生接连说出“小外甥心系月亮”“小外甥对月亮着迷”……我想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但看到没人举手,我便迫不及待地习惯性地开始了“告诉”,刚说了两个字,发现小茹举起了手,我没有停下来,等我滔滔不绝地说完,才发现她的手又放下了。我这时才让她起来说自己的见解,她说:“
【内容摘要】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有效的交流,一种终生追求完善的活动。这场改革的特点之一就是以教育观念的更新为指导,以教育实验研究为基本方法。它呼唤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精神的振奋。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尽快地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呢?本文从“音乐教学观念的转变、音乐教师角色的转变、音乐教学方法的转变”三方面阐述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在音乐教学中尝试进行教师行为转变的探索。
在听课中,我们总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学生搜集了许多资料,教师也喜欢为学生补充大量背景资料。我觉得课堂教学毕竟以教材为主,资源为辅,背景资料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辅助作用的,因此,无论是为学生提供背景资料,还是引导学生搜集,都要让它变得“薄”。 一、 教师呈现资料:要减 【案例1】 有位教师在上《黄河的主人》一课时,让学生先简单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学生介绍之后,教师也出示一段资料来介绍黄河:“黄河是中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把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和一些简单科学技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既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又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一、 巧妙设错,激发兴趣 课堂上,有时教师利用设 “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充分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板书课题时我有意将“励志”写成了“立志”。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我特意提醒学生看黑板、读课题。很快,细心的学生发现了我的错误。“老师也写错了字!”一些学生的议论引发了大家的兴趣。当他们指出来时,我故作惊讶地对着书认真看了一会儿,向学生道歉:“老师太粗心
情境教学是教学最优化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与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就很容易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我认为: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情境教学的创设与运用。 一、 巧设疑问,设置情境 学生只有在强烈的学习动机驱使下,才会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通过巧妙提问,创设悬念的情境,可以造成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英语教学创新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转变: 中图分类号:G423.07 一、重教向重学转变 传统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