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是人类最常见的病原体,世界人口中超过80%的人都感染过HSV,一旦感染则终身潜伏。HSV可被重激活,引起口唇疱疹、角膜炎和生殖器疱疹;部分重激活的病毒会沿着神经突触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引起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viral Encephalitis,HSE)的发生,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性损伤甚至死亡。目前,啮齿类是研究疱疹病毒潜伏感染的主要动物模型,但由于啮齿类与灵长类差距甚远,并不能完整地模拟人类疱疹病毒潜伏感染的情况。树鼩是分布于东南亚,貌似松鼠的小型哺乳动物。在生理、解剖、基因组和进化水平上,树鼩比啮齿类更接近于灵长类。研究发现,树鼩能被HSV-1感染,但目前还没有关于树鼩HSV-1潜伏感染模型的深入研究报道。为了进一步将树鼩发展成为研究疱疹病毒感染的有用模型,我们将HSV-1经眼部接种感染树鼩,建立HSV-1潜伏感染模型,对其外周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的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a,TG)、中枢神经系统和眼睛的感染,病毒潜伏及重激活进行研究。外周神经系统中三叉神经节的感染:利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原位杂交、PCR和q RT-PCR等方法,我们发现树鼩在经角膜接种感染后,HSV-1能够在其TG中建立潜伏感染;取感染的TG组织块和细胞共培养(Explant C ocult ivatio n),我们发现潜伏的病毒可以被激活;潜伏感染的树鼩偶尔会自发地在泪液中释放有感染活性的病毒。有趣的是,树鼩的HSV-1感染与小鼠感染存在显著差别。树鼩感染HSV-1后,在TG中表现出一种温和的急性感染症状,检测不到感染性的病毒。相反地,小鼠TG中则存在大量的活病毒和病毒蛋白。这些结果表明树鼩的HSV-1急性感染并不引起感觉神经元死亡,这一现象与人类疱疹病毒的感染情况相类似。人类疱疹病毒复发,大多引起皮肤疱疹,且疱疹患处并不失去痛觉,也很少发生脑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树鼩感染HSV-1急性期内,部分感染严重的树鼩,甚至表现出与人类疱疹病毒性脑炎相似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厌食、嗜睡、共济失调、斜颈和异常转圈,甚至死亡。我们对树鼩CNS中的HSV-1感染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急性感染期内嗅球和脑干等脑区有HSV-1病毒复制,并可检测到病毒蛋白,两周后病毒进入潜伏感染。此外,我们利用一种改进的体外共培养技术,在潜伏感染的树鼩脑组织中检测到重激活的病毒,这意味着树鼩脑中潜伏的病毒可原位重激活,这一结果对病毒性脑炎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在急性感染期,病毒感染的树鼩出现与人类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相似的眼部疾病。急性感染期的树鼩角膜和视网膜中可检测到活病毒和病毒蛋白;潜伏期样本中,角膜和视神经的组织匀浆上清中均可检测到活病毒,证明潜伏感染的树鼩具有自发重激活现象。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疱疹病毒潜伏感染树鼩模型比小鼠模型具有更多的优势,是研究HSV-1潜伏感染,疱疹病毒性脑炎和角膜炎发病机制的理想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