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非点源氮磷入库负荷估算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m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三峡水库蓄水以后,由于水库水位抬高,干支流水流变缓,库区次级河流氮磷浓度较高,受水位抬升和回水顶托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水源地,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补给水源。随着库区点源污染逐步控制,非点源污染逐渐成为库区氮磷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开展对三峡库区非点源氮磷负荷的研究,对库区的水环境安全和水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论文基于水质水量同步监测数据,进行基流分割,估算三峡库区典型支流的氮磷入库负荷,研究典型支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氮磷输出系数,考虑流域内的降雨和地形引入产污因子和截留因子对输出系数进行修正,建立适合三峡库区的输出系数模型,并对比分析水质水量的实测计算结果和输出系数法计算结果。根据三峡库区的下垫面条件,利用输出系数法计算整个三峡库区的非点源氮磷入库负荷,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1)利用数字滤波法对典型支流的流量进行基流分割,再用水质水量法计算得到小江、大宁河、香溪河、神农溪4条典型支流水文控制流域2011到2015年的平均非点源氮磷负荷量分别为,总氮:1242.391t、1029.965t、1244.539t、445.699t;总磷:81.760t、38.765t、77.987t、22.539t。再根据水文断面控制流域面积算出的综合产污系数及支流流域总面积得到4条支流流域的非点源总氮磷年负荷量分别为,总氮:4179.809t、2484.063t、2123.576t、1122.854t;总磷:275.066t、93.494t、133.071t、56.783t。  2)考虑地形、降雨、植被等因素,建立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构造产污因子CI,描述径流可能性对面源污染产生的影响,构造截留因子RI,描述植被缓冲带的截留作用对面源污染传输的影响。用标准化的产污因子和截留因子作为权重,校正输出系数的空间差异。最后得到校正后林地、草地、耕地、其他用地关于总氮总磷的输出系数值分别为:0.236、0.490、1.652、1.204;0.014、0.030、0.175、0.050。  3)根据改进的输出系数得到的小江、大宁河、香溪河、神农溪4条典型支流的非点源氮磷年平均负荷分别为,总氮4538.019t、2547.294t、2261.529t、1003.863t;总磷:311.644t、87.563t、133.208t、58.566t。与实际监测值对比分析得到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总氮:9.19%、6.34%、4.47%、9.99%;总磷:15.03%、12.75%、14.20%、9.46%。总体而言,误差在可接受范围,且非点源总氮负荷估算值更接近实际监测值。  4)最后估算得出三峡库区非点源氮磷入库的负荷量分别为:57255.466t、5437.263t。
其他文献
种间杂交在植物中普遍存在,在植物基因组进化中起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物种间的远缘杂交对基因组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冲击,能够引起广泛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值得提出的一点是,在远缘杂交所导致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的研究中,人们通常只注意具有两种亲本特性的后代中,因此我们并不知道的而且是被进化学家忽略的问题是来自远缘物种的授粉过程是否会对受体的一方造成一种“生物胁迫”,从而引起受体基因组的不稳定。本着这一思
掺气水流流动是高速水流的一种主要流动现象,这种流动的研究重点和难点之一是模拟和测量其复杂的气泡流动。掺气水流中气泡体积大小不同,存在周期有长有短,其形成、生长和运动过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维系生态平衡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关键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列世界第6位,但地广人多,水资源
通过2007年~2008年对吐鲁番市亚尔乡和鄯善县鲁克沁镇的烟粉虱的寄主种类、越冬情况、发生迁移规律和在棉田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寄主种类与危害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