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与日本——从文化交流与日本认识的角度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an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沫若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诗人和戏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和政治家。他于1914年到1923年、1928年到1937年先后两次,客居日本,总计长达20年之久。他的一生和东邻日本有着很深的文化情缘。郭沫若第一次赴日主要是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包括《女神》在内的新诗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第二次赴日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赴日以后,他在学术研究,特别是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方面下了很多功夫。1955年,郭沫若又以中国科学院院长的身份率团访问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率团访日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中日两国的交流在邦交正常化以前出现了一个高潮。郭沫若一生关于日本的著述虽然不多,但是他娶日本女子为妻,广交日本朋友,他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受到了日本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本文将不停留于对郭沫若的学习、著述与家庭生活的铺陈,而是选择了郭沫若与日本社会、日本文化的关系这一视角,对这20年的历程进行整理和思考。 本论文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写郭沫若的生平和留日经历;第二部分写日本文化对郭沫若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三部分写郭沫若与中日文化交流,其中包括郭沫若的婚姻,以及他和日本朋友的交往;最后一部分通过分析《同文同种辩》、《日本民族发展概观》等文章以及郭沫若的小说,探究郭沫若对日本的认识。
其他文献
随着岩石强度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以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为理论基础的岩石强度理论崭露头角,以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为理论依据的岩石爆破模型为岩石爆破累计损伤研究提供了新的
期刊
对目前这几年广泛使用的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它外表美观漂亮,而且经济适用,性价比高,所以被广泛使用.但存在一个问题,现在我国没有这样的桥型设计和养护围护的相关标准规范,
项目管理是指为了达到项目目标,对项目的策划、 组织、 控制、 协调、 监督等活动的总称,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必须紧密围绕着工程项目所包含的各项内容进行管理.大
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有效的改善,为了方便人们的饮食起居,天然气产业也呈现出高速的运转形式,天然气管道的施工项目不断的增多,导致人们对天然气管道施工的技术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以竞赛作品为例,提出建筑设计中以被动节能为主,主动被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在被动节能设计方面可以从中国传统构筑手法中提取现代节能思想.探讨了主被动结合的建筑平面,
永定区2011—2013年成建制实施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3 a累计完成超级稻推广面积27 466.7 hm2,增产稻谷80 027.1 t,同时推广了一批超级杂交稻新组合及高产栽培
润湿性是固体表面的一个重要特征,表面化学组成和表面粗糙度是决定固体表面润湿性的两个重要因素.当表面粗糙度增加时,接触角增加;当表面能降低时,接触角也随之增大.实现固体
大正时代从1912年到1926年,虽然仅有短短14年,但却是极其动荡不安的一个时期。在动荡的社会、思想的影响下,大正年代的日本文学呈现出与明治年代完全不同的旨趣。最为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