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资本投资回报率下降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中国工业企业迫切需要加大创新投入以重新获取企业竞争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但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工业企业创新投入未有明显提升。那么,究竟什么因素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中国转型经济这一特殊的制度背景,分析地区市场制度对我国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本文运用制度三支柱理论,将规制性、规范性与认知性与企业创新投入所面临的客观约束与主观选择联系起来,从理论上说明了为什么市场制度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重要影响。结合中国具体的市场制度特征,本文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在实证阶段,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5-2007年的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Tobit模型,分别对静态和动态情景下地区市场制度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本文发现:(1)无论是静态市场制度情境还是动态市场制度情境,不同所有制下企业的R&D投入具有显著不同。(2)从静态市场制度看,融资歧视、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和地方保护主义均对企业R&D投入具有负向影响,但地方保护主义的负向影响不显著。(3)从动态市场制度看,融资歧视的改善对企业R&D投入有正向影响。但与直觉相反,地方保护的改善对企业R&D投入的增加受其改善程度而定。(4)地区分样本显示,融资歧视和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对创新投入的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性,而地方保护主义对创新投入的作用因地区不同而不同,本文通过调节效应检验认为这可能与地区企业的发展阶段相关。因此,本文认为,对市场制度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进行分析时需要注意地区特征。结合实证结果,本文认为,政府应当以市场化为目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以商品市场改革成效为标杆,推进要素市场改革,逐步形成比价合理的生产要素交易市场;切实破除区域进入壁垒,稳步推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