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水输送泵站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在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含H2 S恶臭气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寻求合理有效的恶臭气体处理方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生物滴滤塔由于其稳定高效的除臭性能,近几年来在科学研究及实践应用中逐渐受到重视。论文采用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生物滴滤塔内的H2 S的传质行为,系统分析了生物滴滤塔去除H2 S的性能,旨在为生物滴滤塔的设计、放大与优化提供借鉴。 论文通过分析臭气中H2 S的去除效率和滤出液中的离子浓度,研究了生物滴滤塔在启动阶段的除臭性能,结果表明生物滴滤塔对去除市政臭气中的H2 S具有高效性和稳定性。论文考察了进气浓度和气体停留时间对生物滴滤塔除臭性能的影响,并对全塔压降,微生物相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生物滴滤塔去除恶臭气体中的N H3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 生物滴滤塔内恶臭组分的传质行为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建立了滴滤塔内H2 S的传质模型,考察了气体流速、喷淋量以及H2 S浓度对总体积传质系数(KGa)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积传质系数会随进气流量和喷淋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其受喷淋量的影响更大,这说明H2 S在气膜和液膜中的传质阻力都不可以忽略。 论文还建立能描述H2 S浓度沿床层分布的生物滴滤塔轴向扩散模型。结合模型分析了外扩散、内扩散和轴向扩散对H2 S沿塔浓度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即使进气流量保持在较高水平,外扩散阻力的影响仍然不可以忽略;填料粒径通过改变内扩散阻力影响生物滴滤塔的性能,随着填料粒径的增大,生物滴滤塔去除H2 S的效率逐渐降低;而轴向扩散对H2 S浓度分布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 总体来说,生物滴滤塔能高效地去除污水输送泵站臭气,论文中对生物滴滤塔各设计参数的分析,为推广生物滴滤塔的实践应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