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指问作为人类语言最基本的疑问范畴之一,无论是在本体研究中还是在对外语言教学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印欧语等诸多语言相比,汉语特指问句的最大特点在于,疑问词(汉语皆为疑问代词)位置灵活,且句末可以带语气词“呢、啊”。汉语特指问句的疑问代词可以出现在与其陈述句对应的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多个句法位置上,这一点给许多汉语学习者,尤其是母语与汉语语序差别较大的汉语学习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惑。我们在马来西亚马拉工艺大学莎阿南校区实习期间,通过课堂观察、谈话、问卷等形式考察该校汉语特指问句的教学现状(学习效果不甚理想,偏误现象较为突出)时验证了这一点。我们认为,加强汉语特指问句的习得偏误研究,不仅有利于教师合理安排汉语特指问句的统筹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在语言对比中,深化我们对现代汉语特点的认识。文章在梳理本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马来西亚语言生活的实际情况,就特指问句展开汉语、英语、马来语三种语言的对比,比较了三者在疑问词、语序等方面的异同,重点辨析了三者的个性差异。进而结合偏误分析理论,对问卷调查和日常作业所得偏误语料进行条分缕析地探究,将偏误现象概括为误用、遗漏、误加、错序四种类型,并主要从语际因素(教学媒介语、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泛化)等方面探讨偏误形成的原因。最后针对偏误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