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垃圾堆积如山,废弃混凝土的随意堆放和填埋问题到处可见,严重影响了环境健康。然而,废弃混凝土有着可以作为再生集料二次利用的优点,因此,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用再生微粉制备泡沫混凝土并将其应用到道路工程中的研究,尽管在我国的其他省份目前对此的研究及应用较多,但由于青藏高原地区特殊环境气候的影响,目前还没有成功的实际工程应用经验。本文在分析再生微粉的颗粒粒度、活性及水化等性能参数的基础上,对因水胶比、微粉替代率、发泡剂、外加剂(稳泡剂、减水剂、早强剂)等因素掺量变化而引起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材料基本性能指标变化的基础性试验,对用来找出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材料综合性能最优的最佳配合比条件的正交试验设计,对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材料保温系统、EPS板保温系统及砾砂层(路堤填料)保温系统的热分析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的最佳掺量为发泡剂按1:50稀释后的发泡剂溶液质量的0.4%,此时泡沫的密度为59kg/m3。(2)发泡剂体系的基本掺量范围为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设计体积的0.80~0.92、再生微粉替代率的基本范围为15%~30%、水胶比的基本范围为0.39~0.45、减水剂的基本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2%~0.4%、甲酸钙(早强剂)的基本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5%~1.0%。(3)对于掺入再生微粉、发泡剂、稳泡剂、减水剂以及早强剂的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找到了最优试验条件:微粉替代率15%、水胶比0.41、发泡剂用量0.88V、减水剂掺量0.27%、甲酸钙掺量0.83%。用该配合比配置出的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的主要性能指标为:28d抗压强度3.87Mpa,干密度485kg/m3,吸水率23.4%,软化系数0.857,导热系数0.116 W/(m·K),15次冻融强度损失率1.5%。(4)abaqus软件仿真模拟得出,在冻土路基保温系统中,24cm厚的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板与10cm厚的EPS板的保温性能相当,相当于129cm厚度的砾砂层的保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