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pp_dol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同时具备工程防护和环境生态效应特点的新型边坡防护技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根据出现的这一问题,现在需要一种既可有效防治雨水冲刷,以及低成本、易施工,不影响植物的种植,又具有维护周边环境及生态平衡,而且能够有效防止边坡滑坡的新型技术。针对这个问题,本文着重研究两种新型的土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本文采用试验方法确定木条式边坡生态防护结构的最佳布置。通过室内抗冲刷模型的试验对比,得出采用本文所述的抗冲刷性木条生态防护边坡较未采取任何防护形式的边坡能更加有效地减小降雨对边坡的冲刷。本文通过多组试验对比分析木条式生态防护结构对边坡雨水冲刷的影响,得出随着木条出露高度的增高,木条式生态防护结构的抗冲刷能力增强,随着木条间间距的减小,木条式生态防护结构的抗冲刷能力也在逐渐提高,但是增高的幅度呈减小趋势。并且通过在现场施工中的具体运用,进一步验证了木条式边坡防护的可操作性。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一种短管式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通过对多种管径的实验对比,采用管径为10cm、15cm、20cm的短管式边坡防护结构的边坡模型比未采用防护措施的在60min内总冲刷量分别降低了75.5%,68.2%、52.9%。从而得出结论:随管径减小边坡的抗冲刷能力明显增大,但是增大的幅度呈减小趋势。由防冲刷能力和经济效应综合考虑,得出了一个管径的最优值。本文对木条式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和短管式生态防护结构在径流作用下进行了对比,得出结论:采用木条式边坡防护结构和短管式边坡防护结构的边坡模型比未采用防护措施的单位时间冲刷量降低最大为38.9%和56.7%。
其他文献
通过收集资料、讨论、写作等途径,引导学生从文化层面上去了解水,了解“水”的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汽车交通碰撞事故中,行人下肢损伤是最常见的损伤部位,为研究行人下肢损伤的生物力学响应及损伤机理,本文应用有限元的方法,改进了下肢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下肢碰撞生物力学
目的:探讨脊髓背角神经元细胞膜KATP通道(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开胸术后慢性疼痛所致痛觉超敏中的作用。方法:1.雄性SD大鼠15只,体重220g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混合痔术后患者进行平衡镇痛、局部注射长效止痛剂以及自控镇痛的术后疼痛分析比较来取得一种镇痛充分、副反应少、安全可靠的镇痛模式。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
为推进城市用地与交通的融合发展,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效率,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更好地适应城市交通发展需求,采用文献检索法、专家咨询法及实地调研法等
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及其转型,是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基本且重大的现实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多维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社会管理职能转型的任务和压力
背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腹部外科学中最为常见及治疗或处置差异较小的外科操作,因此,它是大外科系统中实施临床路径较为推荐的理想模型。不少医院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为例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术疗效的相关因素,为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率提供一定参考及借鉴。方法以2002-2010年间294例心脏瓣膜置换及成形术患者作为临床
国家电网省级送变电企业想要破解当前的发展难题,应该从提升“三个能力”(施工生产能力、经营管理能力、队伍履职能力)方面入手。本文本着提升“三个能力”的原则,在分析研究
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是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在全球崛起的重要标志。与之相适应,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媒介进行的商务活动亦在全球逐渐展开,面对这一具有多国性、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