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无线网络中传输层TCP协议性能改进研究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稀缺的无线频谱资源不能满足需求,制约了未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技术可以动态检测网络中未被使用的频谱资源,并充分加以利用,可有效缓解资源短缺问题,因此认知无线电及相关网络成了当今无线电领域中热门的研究课题。然而CR网络中针对如何改善运输层TCP协议的研究却很少。认知无线网络的时变性,传统的TCP协议无法适应,只会降低TCP传输性能及端与端之间的吞吐量。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结合Cross-Layer和Layer-Preserved结构,分析影响TCP协议性能的因素,对传统TCP协议性能进行改进。具体研究和改进内容如下:首先,论文介绍TCP协议相关知识,如TCP的报文格式,运输连接管理和实现可靠传输所涉及的相关机制。重点介绍拥塞控制原理及四种相关算法。分析认知无线网络中影响TCP传送性能的相关因素,如授权用户活动、认知用户频谱探测与切换等。接着,简述Cross-Layer结构的相关原理和理论实现过程。认知用户具有频谱探测功能,使其可以不断探测周围的空闲频谱及授权用户的接入。若授权用户出现,并探测到有空闲频谱存在,则进行频谱切换,以便不干扰授权用户活动。但认知用户频谱探测与切换会产生时延,导致重传定时器超时,迫使认知用户进入慢开始阶段,降低了端与端之间的传输性能。本文为了改善上述问题,采用TCP-MAC跨层,提出一种性能改进的认知无线网络TCP协议——TCP-CR协议。使用NS2仿真工具,基于不同网络情景,将性能改进的TCP-CR协议与TCP-Reno和TCP-Vegas协议进行传输性能比较。分析结果可以得出,TCP-CR可以缓解认知用户频谱探测及切换所带来的延时问题,有效提高网络的传输吞吐量。最后,本文引入Layer-Preserved结构模型,即在传统的TCP协议中引入两个模块:知识模块(Knowledge Module, KM)和认知模块(Cognitive Module, CM)。KM模块收集并储存实现认知功能所需的相关信息,如链路往返时间RTT,超时重传定时器RTO等:CM模块则存储相关算法,利用KM模块中收集的信息,设定相应的规则,实现对现有的TCP协议的性能改进。基于NS2仿真平台,在相同的场景设置下,比较改进前后协议所带来的性能上的差异。仿真证明,相同分组丢失率下,使用改进后协议进行通信的网络,端与端之间的吞吐量有所提升,TCP传送性能得到改善。
其他文献
TD-SCDMA 是由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组织 CWTS 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由于我国政府对这一“中国标准”的应用与实现极其重视,电信运营商和电信设备制造商也都非常关注 TD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IP网络用户数量日益庞大,实时业务与日俱增。这些业务与传统的IP业务不同,除了对单纯的信息传输有要求外,对时延、带宽等也有明确的要求。与此同时,
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供热现状的分析,指出对用热实行分户计量的优越性以及研制热分户计量系统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针对自行研制的“网络热计量系统”全面介绍了该系统的计量原理
水墨艺术的数字实现是计算机科学和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领域,无论在技术还是艺术层面上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毛笔行为仿真是中国传统水墨艺术数字实现的关键之一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无线电被动定位技术中的时间延迟估计(Time Delay Estimation,TDE)问题。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对重要信息目标的定位工作就越发显得重要。在无线电的定位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交通事故不仅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还给无数家庭带来不幸。面对这一状况,各级政府和相关
灌溉区水情数据自动采集系统是应用遥测、通信、计算机技术,完成水情数据的实时采集、报送和处理的信息系统,它是多种学科、多种技术在水文领域中的应用。在水情数据自动采集系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生物识别的重要研究方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随着深度学习的出现和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本文以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算法为研究课题,
无线传感网络结合了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能够实现区域内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它具有灵活、稳定可靠、低能耗等特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无线传感网络的研究方向包
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器技术是光纤传感中实用性最强、可靠性最高的传感技术,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相比于其它传感器,FBG传感器具有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