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学生历史探究能力培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o_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中学生历史探究的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环境建设,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引导学生提问、研究、探索和在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探索历史问题的兴趣,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大转折、大变革的时代,民国的知识分子开始接触到了西方的新史学思潮以及新教育理念,这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有着巨大的冲击作用。旧有的历史教学已不足以满足当时的学制要求,学生学习需要,课程标准规定及历史学科体系发展要求。当时的学者已经认识到历史教育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发挥学生主动性也不能只是空谈。民国时期学人已经认识到了培养中学生历史探究能力的重要性,这其中就包含何炳松、吕思勉和顾颉刚等历史大家。他们对于历史教学以及如何培养中学生历史探究能力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有了一定的实践。基于以上的思考,本文以民国时期学人的文集,历史教育类期刊文集,史学期刊文章,以及民国时期的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加上后人对何炳松、吕思勉及顾颉刚的历史教学思想研究成果为基本资料,按以下几个部分来研究民国时期中学生历史探究能力培养的状况:第一部分探讨的主要是民国时期中学生历史探究能力培养的社会背景和主要原因,研究了“辛亥革命”、“新教育运动”和“新史学”与培养中学生历史探究能力的关系,研究了传统历史课堂弊端,学制改革等相关政策法令颁布以及中学生学习特点与年龄特征对培养中学生历史探究能力的提出的推动作用。第二部分探讨的是民国时期学人对于中学生历史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介绍了史学名家对于培养中学生历史探究能力的看法及相关实践,教学法学者对课堂上培养中学生历史探究能力的实施建议;第三部分探讨的是民国时期的历史课程标准与中学生历史探究能力培养的关系,研究了1923年历史课程纲要和1929年中学历史暂行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历史探究能力培养的规定。最后一部分归纳民国时期培养中学生历史探究能力的影响和存在的局限性,主要从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及实施成效等方面探讨。
其他文献
交通管理系统是对交通系统中包括人员、车辆、道路及环境等要素的统筹系统,交通系统中的要素一旦发生异常,就会导致拥堵或事故。及时获取交通信息上报交通管理系统处理,能够
稻瘟病是鞍山地区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制约着当地水稻生产发展。通过调查研究,阐述了鞍山地区稻瘟病发生概况,分析了稻瘟病的病原特征,描述了苗瘟、叶瘟、节瘟等各类型
藏族编织是以毛纤维和植物纤维为主要编织材料,图案纹样丰富、用色艳丽、色彩明快、对比强烈、色彩构图穿插灵活,通过不同色彩的搭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粗狂明快的高原风格。
阐述了辽宁省盐碱地的基本情况,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开发措施,指出盐碱地治理开发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对如何治理开发盐碱地提出建议。
目的探讨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基因的SG13S114T/A和SG13S89G/A的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性别差异。方法对确诊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和100例对照者从外周静脉血提取DNA,经
<正> 所谓倾倒综合症(dumping syndrome)是指高张性食物从胃迅速排泄到腹腔时所出现的复杂的肠性及血管运动性的综合症。1922年Mix为因溃疡做了胃切除,对呕吐胆汁而感到苦脑
目的:本论文以枳实黄酮类成分作为研究药物,采用冰醋酸灌肠刺激加慢性束缚夹尾方法建立为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模型,初步探讨枳实总黄酮对肝郁脾虚型IBS的治疗作用
我国新公司资本维持机制是在对公司资本信用质疑、由“公司资本维持向公司资产维持”观念变迁、社会环境发生根本变化下的重构,符合商业规律,顺应公司法发展潮流。
云南省是农业大省,同时又在气候条件、地理区位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禀赋优势,这就为云南省依托相关资源禀赋优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受多种因素制约,云南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