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我国60年来的武术教育,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上课形式都逐渐丰富。但仔细分析,却存在很多问题。我国的体育课程从小学到大学都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各个体育项目没有从下到上衔接起来,不仅出现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而且还存在着脱节问题。就武术课程而言,如今仍然没有发现一本教材,将大中小学武术的教学内容划分清晰,用于指导学生系统、有效的学习武术。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对学校体育及武术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行调查,根据本文的需要设计了教师问卷、以及学生问卷。对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的200名教师以及6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结合了各种文献资料得出以下结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从“一体化”的角度考虑,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课标》是2011年颁布的,到目前为止也是最新的。因此,本论文依然是建立在课标的基础上进行武术教学内容的编排。经分析比较,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所使用的教材有内容重复、脱节等问题。在进行教师对武术教材的评价调查中发现:教材内容的容量不足,前后不衔接以及内容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现阶段的武术教材中攻防含义和文化内涵欠缺,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在进行影响武术课程内容一体化的调查中得出:中小学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很少考虑到前后学段的衔接;学校的场地严重不足;学生最想学习的内容、最感兴趣的内容和最想达到的效果都与武术的技击有关;对武术课上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相比而言初中生没有小学生掌握的好;学生参加武术活动以及课余时间锻炼的时间少;教师的习武年限、武术培训、交流情况、对其他学段武术教材的学习情况等都不乐观。教师对武术教学内容改革的反应情况:大部分的教师认为需要武术教学内容一体化;主要从攻防含义、武术文化内涵、动作技术这三方面进行衔接。本文基于大量的调查、文献资料的支撑,尝试设计一套一体化的武术教学内容,不仅为义务阶段其他体育项目一体化的构建提供依据,而且为中学到大学的武术教学内容的一体化提供有用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