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公共建筑的一个类型,教育建筑承担着为学校提供培养社会道德与普及科学知识场所的重要作用,而中小城镇及农村中小学建筑又是教育建筑中分布最广,比例最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小学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基础环节,承担着个人性格塑造以及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作用,中小学校建筑环境的舒适性和设计理念的前瞻性则对使用者的学习效率、身心健康以及世界观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注重生态建设和宜居工程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应该贯彻到新型城镇化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在建筑能耗居高不下,可持续理念深入人心的前提下,如何减少建筑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则成了新的课题。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对河南地区中小城镇及农村中小学校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结合河南地区中小城镇及农村地区自然特征和风土人情,参照《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从中找出有益于河南地区绿色校园建设的设计策略,提出符合河南地区特征的新型农村中小学绿色校园设计原则和方法。本论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介绍了国内外绿色校园的发展概况,第三章主要对实地调研进行阐述,并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从中找出现有中小城镇及农村中小学绿色校园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第四章则针对节水、节地、节能、节材、室内环境与污染控制方面,参照《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提出绿色校园设计策略,并针对绿色校园运行管理和教育推广给出建议。第五章通过分析以绿色校园二星级为标准设计的上蔡县第二高级中学(一期)项目,总结了适合当地条件并切实可行的绿色校园设计策略,为当地乃至河南省绿色校园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