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基本机理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w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主要方面,硫酸盐侵蚀的相关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试验模拟方法和实际工程暴露条件间的差异,因而仍认为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研究现状是一个“混乱的世界”。本文从实际出发,系统深入分析实际混凝土结构和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工程实例,针对实际工程中两种暴露方式-半埋和全埋,设计并进行了一系列较切合实际工程的室内试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机理。半埋混凝土-构件一部分埋入地下水土中或与水土紧密接触,而另一部分暴露在相对干燥的空气中。工程实例表明,半埋混凝土暴露于空气中的部分发生了类似冻融剥落的严重劣化,通常认为盐结晶是其主要破坏机理。然而,工程实例、长期野外试验和相关试验室研究结果均没有充分证明这个观点。本文通过混凝土孔溶液压滤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灯芯效应”的“传输-浓缩”过程,在较短的时间内会在暴露于空气中的混凝土中形成一高硫酸盐浓度(接近饱和)高pH值(13.0左右)孔溶液区。微观分析结果表明,暴露在温湿度稳定或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未能在水泥净浆与混凝土试件内观测到硫酸盐结晶体,但发现了钙矾石、石膏和氢氧化镁等化学侵蚀产物,只在混凝土碳化区观测到硫酸盐结晶体。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试验显示:混凝土碳化、潮湿的外界环境、矿物掺合料都会加剧硫酸盐对半埋混凝土的侵蚀破坏作用,混凝土表面涂层能有效提高半埋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1.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首先阐述了混凝土内部不能产生盐结晶破坏的原因:(1)化学反应消耗了孔溶液中的硫酸盐,其消耗速度随孔溶液浓度而加快,使得孔溶液难以满足盐结晶所需条件-过饱和,致使半埋混凝土内部孔溶液中很难发生硫酸盐结晶。(2)发生在单个孔隙中的盐结晶不会导致材料破坏,只有晶体在多孔材料内部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孔隙内结晶生长产生的压力才会导致材料的破坏。但在混凝土中,由于硫酸盐和水泥水化产物之间的化学结合作用,晶体和孔壁之间的溶液薄膜消失,晶体停止生长,也不会产生结晶压力破坏。(3)对于半埋混凝土试件,通过“灯芯效应”在混凝土内形成了孔溶液区,很难在内部形成过饱和浓度的干湿界面区引起内部结晶破坏。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灯芯效应”(wick action)的传输-浓缩过程形成的高浓度、高pH值硫酸盐孔溶液区内发生的严重化学侵蚀是导致半埋混凝土中暴露于空气部分较快严重破坏的主要机理。本机理能较好地解释以下一些事实:(1)掺加矿物掺合料不能改善半埋混凝土的抗硫酸盐性能,甚至加剧劣化。其原因是:一方面,掺加矿物掺和料有利于因“灯芯效应”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更广的高浓度、高pH值硫酸盐孔溶液区,另一方面,在高浓度、高pH值的硫酸盐孔溶液作用下,矿物掺合料中残留的活性组分会被激发而生成膨胀性产物。(2)潮湿环境中半埋混凝土发生严重侵蚀破坏的区域广,其原因是潮湿环境有利于因“灯芯效应”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更广的高浓度、高pH值硫酸盐孔溶液区。(3)混凝土碳化将加剧半埋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破坏作用。因一方面混凝土碳化能使盐结晶发生;另一方面能提高混凝土内的毛细管吸附作用,形成更广的高浓度、高pH值硫酸盐孔溶液区。(4)混凝土表面涂层处理能有效提高半埋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因涂层可以阻碍在混凝土内部形成高浓度、高pH值硫酸盐孔溶液区。3.最后,提出了半埋混凝土两阶段硫酸盐侵蚀劣化模式:首先在较短时间内形成高浓度、高pH值硫酸盐孔溶液区;然后发生化学侵蚀破坏过程,其特点是在骨料界面处生成石膏,其他部分内主要生成钙矾石。劣化模式描述了半埋混凝土在硫酸盐侵蚀过程中的内部微观变化,解释了混凝土沿骨料界面处发生涨裂性破坏是造成半埋混凝土发生类似冻融剥落破坏的主要原因。全埋混凝土-全部位于地表下,或者深埋在地表面下建筑物的一部分,实际破坏工程实例显示,碳硫硅钙石是引起全埋混凝土破坏的主要产物。通过对在混合硫酸盐溶液以及高浓度硫酸镁溶液中各种水泥基材料的生成产物的研究,提出了碳硫硅钙石侵蚀是发生在一种随着时间累积,侵蚀环境浓度不断升高(大于现场地下水测量值),同时也是高pH值(大于12.5)的硫酸盐环境中的破坏机理。综合以上两种情况,认为,在含有硫酸盐的服役环境中,不管是全埋混凝土还是半埋混凝土,发生的严重破坏都是由经时累积的高硫酸盐含量下的化学侵蚀引起的。
其他文献
近年来,消防部队越来越注重基层部队的训练项目,要求训练逐渐向实战化方面发展,贴近实战,一切以"打大仗、打恶仗"为准备。这就对基层部队,特别是中队的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
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对新薰1号和新薰2号薰衣草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新薰1号品种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50,其核型公式为2n=2x=50=40sm+10st,核型不对称系数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和枸地氯雷他定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0例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老年人上腹部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46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分别记录围手术期血压、心率、全麻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糖尿病肾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给予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统计体制也在不断完善,统计体制的健全与否将直接影响企事业单位的统计数据质量。当前我国必须要加强对统计体制的健全,减少对统计数据质量的不利影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人工晶体脱位的手术治疗、并发症。方法对33例(33眼)玻璃体切除术后人工晶体脱位后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人工晶体脱位的手术方法有
<正>对头颈部晚期恶性肿瘤而言,尽管手术、非手术以及综合治疗不断发展,仍有20%~30%的患者会出现局部和(或)区域复发,伴或不伴远处转移,预期中位生存时间仅6个月~〔1〕。按照
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系胚胎期瓣膜发育障碍所致,是一种常见的瓣膜畸形。随着超声仪器性能的不断提高及新技术的出现,主动脉瓣畸形的诊断率明显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部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