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T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数据,从而导致了对大容量存储系统的迫切需求。如果存储资源以一种无序的方式连接到不同类型的服务器上,不但浪费了大量空闲空间,而且难于管理。另外,数据卷的增加,使得备份工作也变得困难。 “存储区域网”(SAN.Storage Area Network)的提出解决了上述问题。SAN是使用高速链路(如光纤通道)将存储设备和服务器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网络,它可以实现对存储资源的集成化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存储的速度和效率,使存储系统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不同服务器之间共享存储资源和数据也成为可能。 实现对SAN的有效管理离不开存储管理软件的支持,存储管理软件在存储系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备份和恢复又是存储管理软件的核心功能之一。作者在从2002年开始的近两年时间内,参与了基于SAN的备份软件的设计和实现,加深了对该领域的了解和认识。作者借鉴传统的网络管理思想与方法,在深入探讨SAN管理软件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对备份管理软件特有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实现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作者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通过对目前数据备份现状的分析,揭示了数据备份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数据备份的逻辑模型。 2.阐明了备份软件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及模块划分,以及它与存储管理软件其它部分的关系。 3.在传统备份操作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原子事务组的概念。 4.基于SNMP协议实现了对磁盘阵列信息的动态监视和更新。 5.设计并实现了用于存储磁盘阵列信息的内部数据结构,通过对命令的合法性检查,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加健壮的逻辑磁盘阵列。 6.通过使用硬件提供的基本命令来模拟复杂的操作,扩展了硬件的功能,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友好的操作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