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汉代陶楼造型艺术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wum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楼是一种陶制建筑明器,作为一种陶制陪葬品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盛行于注重孝道文化和崇尚厚葬之风的两汉时期。陶楼在全国各地均有出土,但以河南地区的陶楼数量最多且特征凸显。建国以来,河南地区发现大量的汉墓,并从中出土了数量庞大,类型丰富的陶楼。分布在河南省不同区域陶楼的造型风格,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与风俗习惯的差异也各有千秋。由于木结构建筑本身就不易保存,又历经千余年的风雨侵蚀,以至于汉代建筑的实物几乎荡然无存,所幸的是在一些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和墓室壁画中,尚留存有一些汉代建筑宏伟壮丽的风姿。可惜多是平面图像,难以全面客观地展示汉代建筑的风貌,而陶楼却以清晰、立体的形象客观地展现出了汉代建筑的艺术风采。这不仅是研究汉代建筑技艺的重要资料,也能够有力地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造型艺术的发展水平。本文首先研究了河南汉代陶楼在造型艺术方面的成就,包括构成形式、彩绘风格和雕塑技巧三个方面,然后着重研究了河南汉代陶楼造型艺术特征,归纳、分析、总结出河南汉代陶楼造型特征的演化,如做工逐步由粗陋变得精致、装饰结构由简入繁、装饰风格逐渐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并且对河南汉代陶楼的艺术风格进行深入探析,主要包含注重“力”的平衡与稳定的惊险之美,富于节奏与变化的和谐与韵律之美,融情于景富于生活气息的盎然生气之美三个方面,对河南汉代陶楼深沉雄大、壮丽威严的造型艺术风格进行深入探究;并深入剖析河南汉代陶楼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如陶楼中的均衡对称之美、重复渐变之美、和谐与对比之美。最后,对全文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总结。陶楼虽然在全国均有出现,但河南地区的汉代陶楼最具有代表性,它对其他地区出土的陶楼造型存在或多或少的影响。同时,兼容并蓄,对其他地区汉代陶楼的元素加以吸收,因此类型更加丰富、艺术风格也较为独特。总之,河南出土的汉代陶楼类型多样,集彩绘、模印、雕刻、雕塑艺术于一身,十分注重造型艺术,巧妙运用艺术表现语言和构成艺术形式,不愧是建筑技术与造型艺术的完美结合,把汉代艺术风格的雄浑博大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他文献
用电镜细胞化学方法研究内分泌细胞溶酶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内分泌细胞都存在丰富的溶酶体,分泌自噬作用普遍存在于分泌肽类激素的细胞中,自体吞噬活动活跃是
从接受"常识"教育的20世纪70年代初起,资本主义的"垂死、黑暗、腐朽"等诸如此类的概念就在我的脑海中扎下了根.无知尚能无畏,随着对"资本主义世界"的"表面现象"知之渐多,特别
【正】孩子的代名词就是天真烂漫、童心晶莹,但如果成年后还能具有孩子般的灿烂笑容和纯洁心灵,则彰显一种品质。实际上,天真、童心与年龄无关,只与人的品质和本性有关。还清
近几年针对经济增速减缓、需求不旺、通货紧缩的情况,国家采取了一些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金融政策,连续几次降低利率、增发国债用于扩大国家基础建设投资、出台最低生活保障制
“两会”召开前,教育部公布,中国实现了95%的人口可以享受九年义务教育,21%的人口可以享受大学教育,这是在发展中国家不可想象的。我国一直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新农村建
从1993年三峡移民工程开始到2013年,三峡移民城市建设经历了20年的路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进入后三峡移民时代,城市再发展面临着现状城区拥挤、新区选址困难、建设资金不足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金字塔效率,在塔尖,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教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差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保留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通过“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
什么是系统论呢?所谓系统,就是指由若干要素按特定结构方式相互联系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每一系统都是由内部要素(子系统)所构成,而该系统又成为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