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视角下土地股份合作的崛起与影响——以鲁西南六个村庄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haoxi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是学界对于经济与政治关系的一般看法。对此,本论文不是一般的研究政治与经济或乡村经济与乡村治理的关系,而是尝试从乡村治理的角度,以农民合作的不同个案为基础,研究土地股份合作崛起的乡村治理背景、土地股份合作崛起中治理因素的作用、土地股份合作崛起所产生的治理绩效及其面临的新挑战,以此回应和探讨乡村治理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关联。  本论文的研究认为,有效的乡村治理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传统的乡村治理往往将治理视为独立的系统而束之高阁,就治理谈治理。本论文通过六个村庄案例的研究,发现农村经济状况深刻影响着乡村治理的成效。农村经济的薄弱,使农民利益关联难以有效建立,农民合作难以有效达成,治理资源严重受限,乡村治理往往陷入困境。而土地股份合作所推动的村庄经济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民与村集体经济条件的改善,更构建了村庄共同利益,增强了村集体治理能力,带来了良好的治理绩效。特别是,崛起后的土地股份合作对农村单一主体治理、地域性治理等传统治理格局提出了新的挑战,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的良性发展。  本论文认为,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乡村治理并非消极无为,也并非完全是被动的反作用,而是积极主动地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过往的农民合作研究对乡村治理的因素重视不够,甚至排斥了乡村治理的因素。本论文通过对六个土地股份合作崛起案例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在农民合作,特别是欠发达的农业地区的农民合作过程中因为缺乏巨大的现实利益诱导,很难如发达地区因为土地用途转换能够带来巨大现实利益而自生自发自愿合作,因此特别需要乡村治理的介入,推动农民合作的达成。同时,乡村治理通过发挥其村级整合、能人带动、政府支持、利益协调、管理创新等因素的积极作用,既为土地股份合作的崛起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量,也为乡村治理的改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其他文献
目前针对票据背书的研究逐渐增多。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资金融通业务的增多,票据在交易过程中被频繁的使用,由此,实践对票据背书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