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3年布雷顿体系解体后,很多发展中国家选择了钉住汇率制度,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些发展中国家相继爆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为此,学界将危机的原因归罪于钉住汇率制度。因此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退出钉住的汇率制度成为国际金融研究的一大热点。1997年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钉住美元的趋势更加明显,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资本流动的加强,汇率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2005年7月21日,我国改革了人民币汇率制度,迈出了退出钉住单一货币的汇率制度的步伐。本文以此为背景和线索,先简要回顾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程,接着根据发展中国家实行钉住汇率制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实行钉住美元汇率制度的主要原因及其日益暴露出的弊端,然后结合退出战略理论和波兰、智利等国从钉住汇率制退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剖析我国2005年7月21日汇率制度改革的时机、方式等内容,并利用实证模型分析了此次汇率制度改革的短期实效:尽管美元在篮子中的比重仍然很大,但其权重逐步减小,其他币种的权重增加趋势明显,这体现了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一贯坚持的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笔者认为:今后我国应在坚持“三性”原则和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配套措施的基础上,适当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越来越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必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