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湿地植物的筛选、再生体系建立及ACDS基因载体构建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zhu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亚热带地区应用的湿地植物在冬季大多数会死亡或地上部分停止生长,普遍存在生物量小、导致吸附总量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筛选25种在冬季能安全越冬具有一定的去污能力的植物,并建立水芹与德国鸢尾的再生体系,同时构建ACC脱氨酶(ACDS)基因表达载体。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建立一套科学的冬季湿地植物筛选与净化潜力评价体系。以25种湿地植物为材料,在综合应用原有各种湿地植物筛选与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植物逆境酶和基质酶,对所有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5种植物的根系数量、长度、活力、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生长量、氮磷平均浓度、氮磷的积累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根系附近基质脲酶活性与磷酸酶活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净化潜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把25种植物聚类为6大类,净化潜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水芹、油菜、灯芯草、虎耳草、桂花和剩余19种植物。2.以净化潜力较强的德国鸢尾和水芹最为受体植物,进行再生体系建立与优化。(1)德国鸢尾:以种子胚获得的无菌苗为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培基为MS+6-BA0.5mg·L-1+NAA0.2mg·L-1+2,4-D0.1mg·L-1,诱导率最高可达60.5%。在此过程中,添加100 mg·L-1的活性炭、聚乙烯吡咯烷酮(PVP)、Na2S2S04、Vc等均能抑制德国鸢尾愈伤组织的褐化现象,活性炭的抑制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mg·L-1+NAA0.1mg·L-1,继代天数为49d。诱导德国鸢尾不定芽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IBA0.5mg·L-1+NAA0.5mg·L-1;平均根长4.25cm。移栽至田土+泥炭+河沙=1:1:1或者珍珠岩+泥炭=3:7,成活率达95%,苗长势较好。(2)水芹:以水芹茎尖生长点为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培养基为MS+6-BA0.5mg·L-1+NAA1.0mg·L-1+2,4-D0.1mg·L-1,诱导率最高可达67.5%。在此过程中,添加剂100 mg·L-1的活性炭、聚乙烯吡咯烷酮(PVP)、Na2S2SO4、Vc等均能抑制德国鸢尾愈伤组织的褐化现象,活性炭的抑制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6-BA0.2mg·L-1+NAA0.05mg·L-1,继代天数为42d。诱导水芹不定芽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3MS+IAA0.6mg·L-1+NAA0.05mg·L-1;平均根长4.45cm。移栽至炉灰渣+蛭石+细沙=1:1:1或者珍珠岩+蛭石=2:3,成活率达95%,苗长势较好。3.构建ACC脱氨酶(ACDS)基因表达载体。采用改良的小量细菌总DNA提取法,从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UW4菌株提取细菌总DNA,根据己报道的阴沟肠杆菌ACDS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简并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一条约1020bp特异片段,把该片段连接到pCR2.1-TOPO vector上进行克隆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区全长为1017bp,共编码338个氨基酸残基,与GenBank中报道的序列(AF047710)相比仅存在5个核苷酸的差异,一致性高达99.1%。并且以CaMV35S为启动子构建ACDS的植物表达载体。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耗时多而收效微的情况依然存在。教学目标缺乏明确性,教学内容缺乏序列性,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力求在单位时间内求得最优或较优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这正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创新 ;教学模式  一、改进教学方法,训练创新思维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最终教学的效果往往是事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发展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是一种和谐的、能动的关系。武陵山区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落后。
南水北调河北省受水区水资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为使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缓解河北省严重缺水状况,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支撑经济和社会的
  随着国内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民众生活质量的大幅改善和人们文化品位的稳步提升,原有观光型、猎奇型、探访型、扶贫型、粗放型等民族旅游产业已远远不能满足越来越注重内
会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进入21世纪20年代,民族村寨与民族村寨旅游面临城镇化、现代化等诸多方面的挑战,需要激发民族自觉性,把握民族文化,把握民族村寨的民族性和真实性,用民族村寨的发展来化解民族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是国务院扶贫攻坚主战场——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如何确立和选择科学的发展模式,已成为
  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学者关注,研究成果也不少,但大多主要集中在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层面,鲜有涉及民族地区旅游投入产出效率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采
会议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近年来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众多问题,急需进行转型升级。本文依据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首先从一般意义上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进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