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在吗啡依赖孕鼠胎儿发育过程中下丘脑表达水平的研究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150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cocaine-amphetamine-regulated transcript,CART)是一类近年来发现的新的神经肽,它参与调节了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如摄食、再生、应激、疼痛、奖赏、内分泌调节和感觉整合等。1995年Douglass等人发现急性给予精神活性药物后,CART mRNA的水平急剧增加,至此,CART肽登上了其历史舞台,成为摄食、药物成瘾等方面的研究热点,并受到极大的关注。由于它是一种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的调节物,现已成为一种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用于治疗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靶标。下丘脑是边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许多与阿片耐受和依赖有密切关系的肽能神经元的集中地。CART肽在下丘脑含量丰富,并控制着垂体前叶的功能。在弓状核(Arc)、室旁核(PVN)、下丘脑外侧区(LH)、下丘脑背内侧核(DMH)、乳头体前核腹侧部(PMv)、视交叉后区(RCA)等核团内均有CART肽或CART mRNA的分布。在室旁核,CART mRNA与加压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神经元共定位;脑室内注射CART能增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神经元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的磷酸化;CART的神经元末端能与促垂体区的CRH和TRH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在体外培养的情况下,CART肽能促使下丘脑组织块的CRH、TRH和NPY水平增加。在弓状核CART与阿片-促黑素细胞皮质素原和促黑色素细胞激素共存,在食欲及黑色素代谢等生理过程中发挥了调节作用。神经系统的早期发生是相当复杂的,也是倍受人们关注的胚胎学事件。研究表明大鼠神经管后神经孔在胚胎10天时完全闭合,在随后的发育中,神经管管壁的神经干细胞不断增殖、分化和迁移。F.Brischoux等人报道,早在E11天就发现中脑小泡中有少量低分化、圆形的CART阳性神经元,是目前发现的所有神经递质中仅有的两个最早表达的神经递质。CART在中脑的表达于E13天达到高峰,其后下降,E16天后维持较低水平。CART短暂表达于胎儿的黑质(SN)和腹侧被盖区(VTA)中。提示CART对大鼠脑发育过程中的特殊区域起作用,可能有助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迁移。CART在下丘脑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目前尚无文献报道。研究表明,大鼠VTA区没有CART阳性神经元,而只有CART-ir阳性纤维,其主要来源于下丘脑弓状核,而不是伏膈核的投射。VTA区内注射CART可导致大鼠产生明显的CPP行为和运动频率增加,提示下丘脑弓状核CART的变化可能参与大鼠的成瘾过程。下丘脑作为边缘系统的一部分,参与了药物依赖和成瘾的形成,了解下丘脑CART在发育过程的变化以及吗啡对它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CART在药物成瘾中的作用。本研究采取的方法是建立孕鼠吗啡依赖模型,制作E10、E11、E12、E13、E14、E16、E18、E20和P0九个时间段的吗啡依赖和正常胎鼠标本。对吗啡依赖的不同发育阶段的胎鼠和正常的胎鼠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比较不同发育阶段下丘脑前、中、后部的CART样本免疫活性神经元表达部位、表达量及表达时程的差异。实验取得了如下结果:1.CART-ir阳性神经元出现的时间:吗啡依赖孕鼠的胎鼠于E14天下丘脑发现CART样本免疫活性神经元;而正常胎鼠E16天下丘脑才出现CART-ir阳性神经元。吗啡依赖孕鼠的胎鼠要比正常胎鼠出现阳性神经元早。2.CART-ir阳性神经元分布部位:1)下丘脑前部:在室旁核(PVN)、室周核(PeV)、下丘脑前区(AHA)、视上核(SON)、下丘脑外侧区(LH)均有CART-ir阳性神经元的分布。2)下丘脑中部:室旁核(PVN)、室周核(PeV)、弓状核(Arc)、腹内侧核(VMH)、背内侧核(DMH)、下丘脑外侧区(LH)均有CART-ir阳性神经元的分布。3)下丘脑后部:下丘脑后区(PH)、乳头体前核腹侧部(PMv)、下丘脑外侧区(LH)均有CART-ir阳性神经元的分布。3.正常胎鼠CART-ir阳性神经元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趋势:下丘脑前部、中部、后部CART-ir阳性神经元数量在出生前呈递增趋势,而出生后有所下降。4.吗啡依赖胎鼠CART-ir阳性神经元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趋势:下丘脑前部、中部、后部CART-ir阳性神经元数量随发育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发育晚期CART表达水平高于发育初期。5.吗啡依赖胎鼠与正常胎鼠CART-ir阳性神经元表达量的比较:吗啡依赖胎鼠在发育过程中下丘脑CART表达量高于正常大鼠。1)视上核:正常胎鼠和吗啡依赖胎鼠都是在E18天的视上核出现CART-ir阳性神经元的,出生前呈下降趋势,但是出生后正常胎鼠继续呈下降趋势,而吗啡依赖的胎鼠则生后表达量反弹,高于E18天。在出生前,正常胎鼠的CART高于吗啡依赖胎鼠,出生后低于吗啡依赖胎鼠。2)室旁核:正常胎鼠和吗啡依赖胎鼠都是在E16天的室旁核出现CART-ir阳性神经元的。在下丘脑前部的室旁核,除E18天外,吗啡依赖的胎鼠CART神经元水平高于正常胎鼠。但在下丘脑后部的室旁核,在E16天的吗啡依赖胎鼠CART低于正常胎鼠,其后吗啡依赖胎鼠CART表达量高于正常胎鼠。3)弓状核:正常胎鼠在E16天的弓状核出现CART阳性神经元,而吗啡依赖胎鼠在E14天出现,早于正常胎鼠。吗啡依赖胎鼠在E14、E16、E18、P0高于正常胎鼠,E20天低于正常胎鼠,但是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二者的CART表达量在出生前都呈递增趋势,在E20天达到最高量,但是出生后都有所下降。4)下丘脑外侧区:正常胎鼠和吗啡依赖胎鼠都在E16天的LH出现CART阳性神经元。在下丘脑前部的LH,吗啡依赖胎鼠在E16,E18,E20,P0均高于正常胎鼠,二者在CART表达趋势上大致相同,即都为出生前递增,E20天表达量最高,出生后有所下降。在下丘脑中部和后部的LH,吗啡依赖胎鼠在E16,E20,P0高于正常胎鼠,E18天低于正常胎鼠。中部的LH的吗啡依赖胎鼠的CART表达量呈递增趋势,但正常胎鼠是在E18天之前递增,之后递减。在后部的LH,吗啡依赖的胎鼠在E18天前递减,之后递增;正常胎鼠倒是在E18天表达量最高。5)腹内侧核:正常胎鼠在E16天的VMH出现CART阳性神经元,而吗啡依赖胎鼠在E14天出现,早于正常胎鼠。吗啡依赖胎鼠在E14、E16、E18、P0高于正常胎鼠,E20天低于正常胎鼠。二者的CART表达量在出生前都呈递增趋势,在E20天达到最高量,但是出生后吗啡依赖胎鼠CART表达继续上升,达到最高量,正常胎鼠则有所下降,回到E18天的水平。以上结果表明:1.大鼠发育过程中,下丘脑CART-ir阳性神经元的总体变化呈递增趋势,出生后降低。2.慢性吗啡处理可促进下丘脑CART-ir阳性神经元表达增加和表达提前。3.戒断后下丘脑CART-ir阳性神经元增加可能与戒断应激有关。
其他文献
混沌系统同步及信息传输是混沌应用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该文主要进行了混沌 同步与通信应用等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作者研究比较了蔡氏电路中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吸引子,即Do
羊螨病是一种因疥螨、痒螨寄生于羊皮表或皮肤组织内部引发的慢性消耗性体内寄生虫病.本文针对羊螨病的流行特点与临床症状进行了大体分析,围绕中药治疗法、西药治疗法、疾病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在各行业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纸币识别系统可以自动完成对纸币进行鉴伪、按质量分类、面值识别和序列号识别等工作,成为银
现代企业的业务流程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保持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寻找一个简化传统手工办公的方式势在必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企业的各项业务,实现传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随着硬件技术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正逐渐进入到军事、农业、工程应用等领域,特别是在物联网行业中,无线传感器网
羊鼻蝇蛆病也叫羊狂蝇蛆病,是由羊狂蝇的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和鼻窦内引起的疾病.主要引起慢性鼻炎及鼻窦炎,在我国养羊地区均有流行,给养羊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此病主要危害绵
多光谱与全色图像融合技术是遥感图像融合领域中重点研究方向之一,该技术研究的目标是获取高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随着遥感卫星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IKONOS、GeoEye-1、Wo
调制传递函数是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光学遥感载荷在轨运行性能的重要评价指标,基于刃边法的MTF评估算法因其能够很好地描述成像系统的空间响应特性,并且在实际应用中靶标的布
背景: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 (MECP2)基因编码一种关键的转录抑制因子,广泛表达在哺乳动物神经元。MeCP2在神经元分化、神经发育和突触可塑性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人类中MECP2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