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组播中的网络编码构造与优化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vide2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使得基于组播技术的多点间数据传输需求日益增加。网络编码理论是21世纪初在信息论和网络通信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大突破,而网络组播中的网络编码技术业已成为组播通信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网络编码的基本思想是允许网络中间节点参与编码,而不再像传统的路由传输方式仅仅局限于存储与转发。与传统的路由传输方式相比,网络编码可以显著改善网络的性能,如提升网络吞吐量、节约网络带宽资源、均衡网络负载、增加网络的鲁棒性和安全性等。但网络中间节点需要对信息进行编解码操作,因此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也增加了编码操作运算代价。在网络组播中采用网络编码技术的关键是构造可行的网络编码方案,而编码方案的优劣则决定了编码运算代价和网络吞吐率。显然,提高网络吞吐率、降低编码运算代价对采用网络编码技术的组播数据传输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是构造可行的网络编码方案时要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基于以上两个网络编码构造要素,本文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网络编码操作运算代价与网络参数间的关系研究。已有文献表明网络参数的选取对网络编码的运算量有着明显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推导,导出网络编码运算代价与相关网络参数的确切数学关系模型,揭示了网络参数如何影响网络编码运算量。该理论推导可以为正确地选取网络参数提供有效的指导。2.给定网络拓扑,在保证组播率达到理论最大值的条件下,最少网络编码边求解问题研究。首先,在分析了现有应用遗传算法降低网络编码运算代价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针对网络编码方案筛选问题的特点,对遗传算法做出全面的改进并应用于最少网络编码边求解问题。模拟实验的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新算法在运行效率和筛选方案的优秀程度上都要优于以往算法。3.多源组播网络编码构造与优化研究。目前网络编码的研究基本上局限于有向无环的单源组播网络,对于多源组播网络中网络编码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无环多源组播网络编码的优化构造展开了研究。采用蚁群优化算法对多源组播网络进行子图划分,提出了使各子图的吞吐量组成的向量达到最优的网络编码的构造方法。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迁移工作流是近年来工作流研究的新方向,是一种基于移动agent计算的工作流管理新模式。迁移工作流引擎、迁移实例(migrating instance,mi)和工作位置是组成迁移工作流系统的
近年来,迁移工作流(Migrating Workflow)成为了工作流管理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基于移动计算的迁移工作流包含三个要素:工作流引擎、工作位置和迁移实例。工作流引擎定义工作流
动作数据是进行三维角色动画制作的重要元素,通过动作捕捉设备获得的人体动作数据比传统的关键帧技术生成的角色动作具有更好的视觉真实性。目前,人体动作捕获数据已经被广泛应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上数据量也呈指数级增长,Web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巨大的数据源。为了高效地利用Web上有效信息,研究者们提出了Web数据集成的概念。Web数据集成就是把分
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各种数据库应用的快速发展,数据存储以及数据传输过程中所涉及的数据复杂程度已远超过传统的数据,许多现代的应用都要分析和处理一些不可靠、不一致和不准确
从90年代初开始,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展开与深入,科学工作者发现,人类的各种遗传、性状和甚至疾病等都与基因有着密切的联系。基因的载体是染色体,即一条完整的基因序列。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产品处理器被批处理器所取代。人们对批调度问题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大多数工作是针对单机并行批调度问题的研究。   论文研
随着数码相机的广泛应用,人们在旅游、聚会等场合越来越多地使用相机来记录一些有意义的、值得回忆的场景。但由于场景中的场地、光照或者天气不合适、相机性能的限制和用户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取的信息量与日俱增。如何在海量数据中选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成为目前广大用户面临的主要任务。在此情况下,数据挖掘技术应运而生并
随着当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发展,文本信息的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如何帮助人们有效的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成了信息处理领域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