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风电场数量的逐渐增多,多风电场/群共同并网,现有的关于单一风电场/群对电网影响所进行的分析,无法准确的反映出多风电场/群共同作用下对电网所产生的复杂影响,电网可能会高估其风险,进而建立大规模储能电站致使大量经济及资源的浪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风电的规模化开发。现阶段我国风电规模的急剧增加,为弥补风电并网波动性所带来的影响,大规模储能电站也将大量建造,导致经济以及资源的大规模浪费,多风电场联网的需求与实现电网安全、经济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利用数学模型实现多风电场/群共同作用下对线路影响的描述,成为了实现对风电场大规模并网后电网稳定性深入分析的有利工具。为此本文所做工作如下:(1)基于数字动模软件DDRTS,深入分析了风电场/群间出力对电网的影响,并通过理论公式推导得出了风电场/群间在关键节点处出力耦合特性数学模型,定义了耦合因子;分析了储能加入后对数学模型耦合因子产生的影响;建立了基于DDRTS和“波形回放”思想的风电场/群间出力耦合特性仿真模型;(2)提出了基于输电阻塞敏感性和风电影响潮流增量分析的电网关键线路定位方法,并通过某区域实际算例仿真,在不同情景的风出力情况下,利用本文提出的出力耦合模型准确性评估方法分析并证明了风电场/群间在关键节点处出力耦合特性数学模型的正确性;讨论了风电场间出力关联指数、储能加入后对风电出力产生的平抑效果对出力耦合模型准确性的影响,充分验证了研究所提出的风电场/群间出力耦合特性数学模型的普遍适用性以及正确性。为风储出力特性与电网消纳风电能力关系、储能调频技术和优化配置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对现阶段风电场大规模并网后电网稳定性的评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67018,51367018,51277157)”、“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3C26216506358)”的大力资助,在此深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