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地震台网小震数据建立兰州和华北地区强地震动衰减关系

来源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chly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质上说,地震动衰减关系是经验性的,以强震数据为研究基础。但对缺乏强震数据的国家和地区,如何建立强地震动衰减关系,一直是工程地震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兰州和华北地区为例,发展了用区域地震观测台网小震数据建立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方法。在兰州地区(北纬33°-39°、东经100°-108°),收集到兰州地区数字地震观测台网49个台站在2009年11月至2012年10月记录到的震源深度小于30km、矩震级为3.5-4.5级的33次地震的592条测震记录;提取速度时程数据30s主震段,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以测震数据速度傅氏谱包络线为目标曲线,采用微遗传算法进行反演,得到体现区域震源和地壳介质特性的五个参数(应力降Δσ、品质因子参数Q0和η值、几何衰减参数R1和R2),建立兰州地区强地震动衰减关系;与经验性衰减关系和强震数据相比,5级和6级的衰减关系比强震记录和经验性衰减关系低,强震记录主要来自土层台站可能是原因之一;7级只有一个强震数据,不能进一步评论;相对来说,本文结果与等效半径对应的衰减曲线比较接近,是合理的。从计算得到的误差均值和标准差看,与其他衰减关系比较,本文结果对应5级的均值较大;6级的均值处于中间位置,标准差较小;7级的强震数据过少,不适合评论。用得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编制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并与现行区划图(GB18306-2001)比较,大部分符合较好,部分地区偏低,可能是来自于地震动衰减关系,也可能编制区划图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了调整。在建立兰州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基础上,研究Kappa值与矩震级、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的分布关系,发现Kappa值与震级大小和震源深度无关。本文用Kappa滤波器代替fmax滤波器作为高频截止项,将距离为0km时的Kappa值κ0与其余五个区域参数共同反演,建立华北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在华北地区(北纬36°-43°,东经113°-120°),收集到国家数字地震监测台网136个台站在2002年2月至2012年9月记录到的震源深度小于30km、矩震级为3.5-4.5的28次地震的1995条测震记录;基于上述六个区域参数建立的区域强地震动衰减关系,与强震数据比较,在矩震级为5级和7级时,能够从数据点中穿过,远场表现较好;矩震级为6级,比强震数据略高。从计算得到的误差均值和标准差看,与使用强震数据统计回归得到的经验性衰减关系比较,矩震级为5级的均值略微偏大,但不是最大的,标准差结果较小;6级均值结果处于中间偏上的位置,标准差结果偏大;7级均值在所有结果中最小,标准差最大。考虑到本文建立地震动衰减关系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使用强震数据,只是作为比较检验,能够取得这样的结果说明方法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自1998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繁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行业的大发展和房地产行业初级阶段高利润的特性,致使房地产企业数量剧增。然而,房地产业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引起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加大房地产业调控,房地产业政策环境趋严。大部分房地产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行业迅速进入整合、洗牌的过渡期。为了能够继续生存并能在长远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行业中部分大中型房地产企业开始借鉴国内外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在特定条件下隧道方案的优越性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隧道工程日益增多。我国西部地区地形及地质结构复杂,在隧道开挖和运
近些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愈来愈大。而在一些沿海、沿江地区地质不良的软土如淤泥质土等大面积存在,在这些地基上兴建大型建筑物,如房屋、路堤、油罐等,地基的承载力、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