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繁殖生物学及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初步研究

来源 :云南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qinlia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灯盏花已被列为云南省重点开发中药材。对灯盏花进行繁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可以为保护灯盏花野生资源,提供野生资源保护措施的根据,并为人工种植和繁育提出科学的理论依据。为灯盏花的进一步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奠定科学理论基础。而灯盏花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为实现灯盏花种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灯盏花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从灯盏花的传粉生物学初步研究和灯盏花的胚胎学初步研究方面展开研究。灯盏花的传粉生物学初步研究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灯盏花的传粉媒介、繁育系统等方面展开研究。灯盏花的胚胎学初步研究通过实验切片镜检观察和数据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灯盏花的胚胎发育过程展开研究。灯盏花种质资源标准化依据灯盏花种质资源标准化规范,采用灯盏花种质资源数据采集过程中要求的质量控制方法,对灯盏花种质资源状况进行描述和数字化表达。   灯盏花花序、单花动态和群体花期物候、开花进程;灯盏花的花展示;繁育系统以及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管状花花粉量、胚珠数、花粉/胚珠比率(P/O);花粉粒形态;传粉媒介;传粉昆虫等方面的初步研究。其结果表明:灯盏花以昆虫作为其主要传粉媒介,并表现为泛化的虫媒传粉系统,其花部综合特征也表现出与泛化的虫媒传粉系统相适应的特征,繁育系统为专性异交。灯盏花大小孢子和雌雄配子体以及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等方面初步研究。其结果表明:灯盏花大小孢子和雌雄配子体发育正常,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中胚乳异常,而使得原胚的发育出现异常和退化,并导致败育。灯盏花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初步完成了对灯盏花种质资源共性、特性和图象描述。   灯盏花传粉生物学的初步研究已经初步明确了灯盏花的传粉媒介、传粉系统和繁育系统,为灯盏花资源的保护和人工繁育提供科学理论方面的依据。灯盏花胚胎学的初步研究已初步明确了灯盏花大小孢子、雌雄配子体、胚乳和胚的发育类型,为灯盏花的育种提供科学理论根据。灯盏花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达到了对灯盏花种质资源的整合、规范、共享的目的。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后,掀起了广泛的妇女解放运动,各种报纸杂志也纷纷发表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本文选取了1920—1930年的《申报》作为考察对象,分析报纸中刊登的广告展现的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是化学成分研究进行得比较深入的一种中草药,从丹参中分离得到的丹参素是丹参水溶性成分中的主要药效成分。然而,由于丹参中丹参素的含量较少(仅为1.5%),提取分离及纯化相当困难,仅靠天然提取物用药成本太高,并且直接从丹参中提取得到的物质为水溶性成分的混合物,纯度低,从而影响了临床用药的质量和天然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和持续利用。因此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具补益肝肾、涩精固脱功效。传统以常压酒蒸法进行炮制入药。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本课题拟对山茱萸蒸制工艺进行创新性研究。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网络舆论监督已逐渐发展成为舆论监督的新形式,发挥着其特有的监督功能。然而,网络舆论监督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另一
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 H. Wright)又名黄姜,为我国特有的薯蓣品种,在陕西南部安康地区、湖北郧西地区、湖南安化地区、河南南阳地区有较大规模的种植。为扩大黄姜的用途,开发利用陕南天然资源,我们在对其化学成分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开发为治疗冠心病和高脂血症的国家中药五类新药—黄姜素及其胶囊。本专题对新药开发进行基础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盾叶薯蓣中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