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课程的主要构成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入手,对苏州、南通、盐城三市初中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通过不同的视角(城市和乡镇、实验区和非实验区、经济发达的苏州、比较发达的南通和相对落后的盐城)客观的分析三市初中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现状,从而为江苏省同类型城市的初中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也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
1.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的领会不是十分到位,这就影响了课程标准的实施。尽管三个市的绝大多数学校已经实施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但是外因占主导力量,说明课程实施仅仅是外在要求的结果,并没有成为改革者自身内在的需求。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五个领域的目标,在现实的实施过程中,还没有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是能够达到的”要求。目标达成较好的还是“身体健康领域”目标;忽视了“运动技能领域”目标;“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目标达成情况不好,其中课程目标本身的逻辑混乱和难以操作和评价是主要因素。
3.大多数教师对自主选择课程内容是不赞同的,在选择内容时,主要还是从学校具备的场地、器材条件出发,有时甚至把兴趣看成是选择教材的唯一标准。三市课程内容选择的项目主要还是在球类和田径两项,课程内容相当枯竭。
4.目前三市的课时随年级的递增而减少、体育教师的教法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适当的运用了“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只是追求外在的形式,尤其是对于“探究学习”,教师不能够深刻的领会其实际意义,学习效果不够理想。有的甚至认为运用新的学习方式就不要讲解示范、纠正错误了,把传统的学习方法与新的学习方法对立起来。
5.在课堂评价中,适当的应用了教师评、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仍然以“达标”和“技评”为主,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执行不力;由于过程性评价操作难度大,教师还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
6.经济发展基础的差别对课程标准的实施没有直接影响;城乡差别对课程标准的实施有直接影响;课程改革进程的差别对课程标准的实施影响不大。
最后,本文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希望能为深化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一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