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都会经历时代和实践的考验,中国画从古至今艺术文脉久远,既是东方绘画的代表,更是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的精髓再现。20世纪的中国画艺术走过了艰难的百年,当代中国美术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建国后的黄金十七年;二是文革十年革命;三是改革开放时期后的新社会时期,这三个阶段概括反映了我国美术事业的起步、发展、繁荣、衰败、转折的过程。回顾广东中国画发展史,广东自清末民初直到建国以来,这段时期是广东中国画艺术如何突破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转折点,其在文化思维方式上和绘画艺术的变革中始终走在最前沿。本论文主要研究建国后的“十七年”即“50—60”年代新国画运动后广东国画家艺术特色及意识形态的走向和格局研究,20世纪中叶正是我国经济、文化大发展时期,处于沿海前线的广东岭南画家在“国画运动”中力主改革,倡导绘画艺术的融合,鼓励年青一代在中国画内容、主题、形式上摒弃传统与时代接轨,担负起对中国画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正是在这一历史的情景中,广东画家在“国画运动”中对中国画的“新”与“旧”的论辨上起到了坚强的指引作用,其次广东中国画的创作形式和创作理念在当时社会上曾处于领先的位置,体现出多元共存的态势。对于50—60年代广东中国画的发展有何异同以及具有鲜明的、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这是本论文要重点研究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