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遵义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ttuu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与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风险相关的因素。方法:这是一项基于我院内镜中心医疗资料的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我们回顾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内镜中心行大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记录,比较72例出血患者与3759例未出血患者之间包括患者、息肉及手术相关的多个因素之间的差异,然后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Delayed post-polypectomy bleeding,DPP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我院接受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的3831例患者,共切除4968枚息肉,术后出血72例(出血率1.9%),其中38例经内镜下止血(1例止血失败后转介入科手术),44例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止血成功,无死亡病例。经单因素分析后发现,患者相关因素中高血压(P=0.008)、糖尿病(P=0.006)、高血脂(P=0.033)在出血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息肉相关因素中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的因素有息肉部位(P=0.028)、形态(P=0.035)、病理类型(P=0.016)、一次手术切除息肉数量(P=0.014);手术相关因素中手术方式(P=0.010)对息肉术后出血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后筛选出可能与DPPB有关联性的变量(P<0.05):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息肉部位、形态、病理类型、息肉数量、手术方式,引入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得出,高血压(OR 1.890、95%CI 1.087-3.287、P=0.024)、糖尿病(OR 2.183、95%CI 1.077-4.428、P=0.030)、高血脂(OR 1.837、95%CI 1.105-3.056、P=0.019)的患者较无相关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出血;右半结肠(OR 1.831、95%CI1.015-3.300、P=0.044)及直肠(OR2.255、95%CI 1.200-4.238、P=0.012)较左半结肠术后出血的风险更高;有蒂息肉较无蒂息肉(OR 1.755、95%CI 1.076-2.864、P=0.024)、腺瘤性息肉较非腺瘤性息肉(OR 1.877、95%CI 1.010-3.488、P=0.046)更容易发生术后出血;手术方式是息肉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04),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mucosa dissecction,ESD)(OR 3.356、95%CI 1.574-7.159、P=0.002)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tion,EMR)(OR 1.884、95%CI 0.825-4.302、P=0.133)较圈套器高频电凝电切术及活检钳钳除术出血风险更高。而性别、年龄、吸烟及饮酒史、心脏病、肝硬化、乙肝感染或携带、血红蛋白水平(g/L)、结直肠癌手术史、口服抗栓药物、息肉是否单发、息肉数量、术中是否使用钛夹、手术医师资历未发现会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右半结肠及直肠息肉、有蒂息肉、腺瘤性息肉、接受ESD及EMR手术方式均是息肉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识别这些因素,可提前制定治疗策略加以控制,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体外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RMECs)高糖模型,观察高糖环境下HRMECs的凋亡情况。通过检测白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在正常和高糖环境下HRMECs中的表达情况,探讨IL-37在高糖诱导的HRMECs凋亡中的作用。方法:1.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本实验细胞为
目的:RRAD高甲基化导致基因表观遗传失活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研究收集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20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9例健康志愿者的骨髓标本。应用RT-qPCR的方法检测20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9例健康供者和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H929、SKO-007中RRAD的转录水平;通过慢病毒转染在SKO-007和H929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及细胞实验验证PAQR3在非小细胞肺癌顺铂敏感株及顺铂耐药株的表达差异。通过实验探索PAQR3对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株A549/DDP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及顺铂耐药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该影响机制是否与Ras/Raf/MEK/ERK信号通路有关。方法:1.在GEO数据库中搜索基因芯片,筛选A549细胞及A549/DDP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选出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PAQR3进行研究
背景和目的:肝细胞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三位,肿瘤死亡的第二位。为了改善肝细胞癌的预后和治疗,人们一直在致力于研究导致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机制,希望能发现新的治疗靶点。DNASE1L3是一种脱氧核糖核酸内切酶,TCGA数据库显示DNASE1L3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量明显下调,与肝细胞癌病人的预后相关,提示DNASE1L3可能在肝细胞癌的
目的:研究M1巨噬细胞标记物CD86及M2巨噬细胞标记物CD163在人结直肠腺癌及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并通过构建大鼠结直肠肿瘤模型,进一步验证CD86及CD16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探讨塞来昔布干预对这两者表达的影响,以期为塞来昔布防治结直肠肿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CD86及CD163在11组人结直肠腺癌组织(腺癌组)、远癌处的正常结直肠组
目的:探讨YWHAZ对耐顺铂肺腺癌A549(A549/DDP)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1.采用qRT-PCR和WB检测A549和A549/DDP细胞中YWHAZ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情况;通过CCK8检测A549和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2.将携带有sh RNA-NC或sh RNA-YWHAZ序列的慢病毒转染A549/DDP细胞,构建稳定低表达YWHAZ的细胞株(sh-YWHAZ
目的:酸性哺乳动物几丁质酶(CHIA)是18个糖苷酶家族成员之一,在各种器官的上皮细胞中表达,可以降解含几丁质的病原体,并参与Th2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增强机体对病原体入侵的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力。在胃中,CHIA主要表达在胃黏膜的主细胞,且先前的研究表明CHIA的下调与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萎缩性胃炎有关,但是,CHIA在胃癌中的表达和功能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CHIA在胃癌(GC)发病中的潜在
目的: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情进展快,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其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临床上肝细胞癌发现时常常是中晚期,治疗方案极其有限。因此,研究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发现更多的治疗靶点非常重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结合蛋白(CRHBP)可以调节多种生理反应。TCGA数据库显示CRHBP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量明显下调,提示CRHBP可能在肝细胞癌的发展中起着一定作用。本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在结肠息肉癌变过程中TRPV6、Gastrin/CCK-B、β-catenin蛋白及m RNA表达,探讨TRPV6、CCK-B、β-catenin在结肠息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CCK-B、TRPV6及β-catenin m RNA在正常结肠粘膜组织、结肠增生性息肉组织、结肠腺瘤性息肉组织、早期结肠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运用Weste
目的:结直肠癌(CR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SLC26A9(Solute carrier family 26 member 9)是多功能阴离子转运体SLC26A家族中的一员,具有Cl-通道的功能。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SLC26A9缺失导致小鼠胃癌的发生,这首次证明了它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27]。然而,SLC26A9在CR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方法:1)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