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自主管理是在班主任有意识的培养和引导下,班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通过自身的努力,协调一致地实现预定的班级教育管理目标,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主体素质的班级管理模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稳步进行为班级自主管理的开展提出了必然的要求。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班级自主管理的涵义、理论依据、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梳理;(2)运用文献查阅、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法,结合笔者自己的工作经验,对新课改背景下烟台三所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及分析;(3)针对当前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及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初中学生自主管理的愿望不够强烈,自主管理的程度、自主管理满意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性别、是否班干部、学习成绩、年级因素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男生、班干部、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以及高年级(初二、初三)学生实施班级自主管理愿望较强烈,实施自主管理的程度也较高。从教师方面看,85%的教师认为班级自主管理,使得班级管理的初期工作量大量增加。95%的班主任希望学校进行班级自主管理的培训,以便使班级的自主管理科学、有效,减少劳动负担。51%的班主任、41%的任课教师都认为,实施初中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自己的管理能力有较大提升或有提升。有16%的班主任、27%的任课教师认为,初中实施班级自主管理后,班级管理较为轻松。33%的班主任、22%的任课教师认为,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初期,学生更加难管理,班主任投入的精力很大。班主任明显感觉自主管理的实施对其班级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本研究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调查结果,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大方面:完善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区别对待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阶段,落实班级自主管理的合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