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2/O工艺在处理生活污水中的应用很广泛,这与它可以同时完成对有机物、氮和磷的去除有关,但是该工艺涉及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运行环境,因此需考虑多种微生物菌群的最佳生长环境以及微生物菌群与菌群之间对于泥龄和碳源的竞争。由于这种竞争的存在,要想同时实现这三种不同类型与功能的微生物菌群的最优生长是不现实的。因此该工艺的脱氮除磷效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木研究根据已有的脱氮除磷理论,采用人工模拟生活污水,通过控制主要生态因子来实现反应器运行的优化,并探讨不同HRT和不同C/P比对系统脱氮除磷效率的影响,旨在为A2/O工艺的工程化运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实验使用人工模拟生活污水,COD值通过进水中葡萄糖的投加量来控制,投加NaHCO3调节碱度,氮和磷分别采用NH4Cl和KH2PO4。并投加一定比例的微量元素维持生化反应细菌生长的良好环境。本实验所用种泥取自哈尔滨文昌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取回后进行曝气培养,培养期间每天按COD:N:P为45:6:1向污泥中添加葡萄糖、NH4Cl和KH2PO4,以及一些微量元素,曝气培养45后污泥沉降性良好,此时接种至反应器,接种时污泥浓度约为3358mg/L,污泥的VSS/SS比值为0.53。接种量约占各隔室容积的1/3。本次试验采用厌氧和缺氧段直接接种未经驯化污泥的形势启动,在反应器温度为21±1℃,历时35天,当COD去除率稳定到90%以上,A2/O反应器启动完成。HRT的改变在反应器正常运行后对去除COD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对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的影响比较明显。当HRT增加时,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率有所增加,总磷的去除与HRT的变化负相关。HRT在去磷时需要较多的碳源,所以实际运用时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葡萄糖。同时为保证对污水的除污效果,一般选择HRT的时间为8小时。A2/O反应器的运行条件为:厌氧段、缺氧段、好氧段体积比为1:1:2,HRT为8h、污泥回流比为75%、内回流比为200%,C/P的改变在反应器稳定运行后对系统总除污率的影响研究发现C/P比为45时,各污染物去除效果最好,TN和TP去除率分别能够达到77%和90%。在其他条件不变只减小C/P为30时发现,COD和TN去除几乎不受影响,但PO43--P的去除率降低至65%左右,TP去除率也显著减小,实验表明,低C/P条件下的反硝化除磷反应不显著。进水中C/P比增加至60时,系统中各污染物去除率几乎都不受影响,但是碳源浓度过高,有利于聚糖菌的生长,聚磷菌将成为劣势种群,导致系统除磷率下降,另外,异养菌大量繁殖,自养硝化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系统的硝化性能也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