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谶诗的英译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lzs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中编制了大量的诗歌,诗歌的主要作用除了抒情、娱兴之外,还与小说的情节发展相呼应。这些诗词大多具有谶言的功能。所谓的谶,即是具有预言性的话语。曹雪芹常常将这些预言性的话语插入诗歌中,通过诗歌的意象或文字游戏等暗示出来。谶诗对《红楼梦》架构小说情节具有重要的作用。唯其有谶,才使得诗歌更具神秘性,也更具有魅惑力,同时,谶言意义之隐晦又为译者翻译设置了很大的障碍。总之,谶诗,不管从其作用来说,还是从其翻译难度来说,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人从谶的角度来研究《红楼梦》中的诗歌,本文于是想通过努力,一窥其中奥妙。《红楼梦》中谶诗的形式种类繁多,有判词,有谜语,有戏曲,有词还有酒令等等,我们不能一一将其讨论完毕,但我们可以将其按照功能分类,从不同的功能角度来研究它们,然后再将这些功能加以归总,这样便能对谶诗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了。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将谶诗按其表达功能划分为三个分类:一是谶诗的信息功能,主要讨论《金陵十二钗》判词作为信息型文本的特点,包括其显性信息、隐曲性信息及诗化的形式,对于显性信息,分别探讨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的传达,对于隐曲性信息,则从表达模糊意义的范畴及不具有衔接意义的指示代词、隐曲性的修辞手法两方面进行探讨,分别讨论范畴的选择,隐喻的翻译、双关的翻译及拆字谜的翻译;二是,谶诗的美学功能,主要以《葬花吟》为代表,探讨诗歌的建筑美、音乐美及意境美的再现;三是,谶诗的隐喻功能,主要探讨曹雪芹所创造依赖于语境的三种新隐喻—逆向隐喻、潜隐喻、半隐喻,通过分析其构造方式及原理,提出相应的英译策略。
其他文献
本文是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应用型研究,目的在于证明对比分析是当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基于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师生的调查访谈,设计并实施了此
<正> 我的父亲出身秀才,他给我起的名字取自一位先贤的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幼时只上过一天小学,原因是家里太过珍爱,怕我年幼
期刊
期刊
客流预测是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阐述了客流预测的目的和内容 ,分析了客流预测的难度和风险 ,提出了可信性评价的要点 ,对客流预测提出了波动范围的要求。采取了面对
<正>一1878年4月18日,英国《利兹水星报》(Leeds Mercury)刊载了一条轶事:新来本国的中国大使颇具文才,或许是马修·普赖尔①以来(利顿爵士②一人除外)几个以诗知名的外交官
<正>韩国废除通奸罪:侵犯公民个人权利2008年,韩国女星玉素利因被前夫控告分别与郑姓歌唱家和意大利主厨通奸,被判8个月监禁,缓期两年执行。韩国于1953年在刑法中新设通奸罪,
近年来,农用地流转模式的探索成为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域的关键点。通过对武汉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的实证研究,分析"武汉模式"产生的动因及其运行机制,运用AHP决策方法评
<正>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爱国奋斗精神对当代中国的重大意义,对在全社会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日前,中央组织部
为解决传统公交在城市道路拥堵情况下公交服务水平大幅下降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以变更公交行驶路径为核心的智能公交调度模式。该模式以车内乘客乘车时间、变更路段站点乘客候
著名社会学家奈斯比特认为:“计算机将摧毁政治领域的金字塔。而有了计算机的帮助,我们可以用平行联系的方式重新设计我们的组织结构。”(杨雄,2007)互联网2.0(web2.0)是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