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话语体系转换,就是以理论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基本原则,充分考量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事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乐于接受的方式将深邃的理论讲清楚、讲明白,使大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话语转换研究,不仅能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而且还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借鉴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话语体系转换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在充分关注实践效果的基础上,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话语体系转换的方式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并进而从新的视角来探索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话语体系转换的基本途径。遵循这样的思路,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阐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话语体系转换的相关概念,分析话语体系转换应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意义,论述了话语体系转换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实践经验。话语体系转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最终实现大众化。第二,分析了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进行话语体系转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由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得出进行话语体系转换的必要性。同时,从国家、社会、教育者和接受者等多方面分析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话语体系转换的可行性。第三,论述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话语体系转换的基本路径。在话语体系转换中,既要遵循一定的话语体系转换原则,又要在不同的维度中进行话语体系的转换。之后,分别从传播体系、文化形态、价值体系和教学方式四方面分析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话语体系转换的现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