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的端节与社会组织——以三洞乡为例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kidsc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节是我国水族的最重要节日,2006年1月已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目前,对端节的研究多为历史渊源的探讨和宏观叙事,缺乏具体深入的研究。本文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特别是人类学的仪式理论主要探讨端节的社会功能及其所展现的社会结构。笔者于2005年7月到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收集水族社会文化的有相关资料并选择具体的田野调查地点。9月回校进一步修改调查提纲,并于2005年9月下旬至12月(正是水族过端期间)到三都县三洞乡做了为期3个月的田野调查,收集了大量的田野资料。本文即是以第一手的田野资料为主,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写成的。 端节祭祖是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它展示了以家户为中心的多层次社会关系网络,由家向村寨内、寨及更大的范围扩展。首先,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端节家庭内的祭祖是家庭成员的认同仪式。其次,通过村寨内各家庭间相互游动性的祭祖边界的分析,即“游端”范围,笔者发现了在家庭之上的更大的一血缘组织单位“忌油圈”。“忌油圈”的人都是父系氏族成员,他们平时以集体忌油现象和相互帮助等来增强成员间的联系与认同。端节的“游端”是对“忌油圈”的强化。在忌油圈之上,是由数个村寨形成的更大范围的父系氏族——“公”。 以前的研究一般认为同一个“姓”的人就是一个“公”,但水族的“姓”是借汉姓,不能与“公”等同。调查发现,大多数情况下,端坡的组织(如集资)范围基本就是“公”的范围,共一个端坡的成员内部不能通婚,有维护群体名誉的义务,并通过在端坡举行的活动强化了氏族内的感情和力量。因此,端坡具有两层含义,它既是端节举行活动的地点,也是其所象征“公”的社会结构单位。 端节期间的赛马与吃端,除有血缘关系的人参与外,还有更多的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参与,它具有在更大范围内整合社会的功能。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德宏傣剧是中国少数民族戏剧艺术表演形式之一,是多种文化逐渐汇聚交融之后的必然产物。它以深厚的傣族文化为依托,以本民族丰富多彩的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为内容,借鉴吸收中国汉
学位
总评rn2008年10月,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受美国金融危机全球蔓延引发的对市场需求放缓的担心,继续延续了下跌的走势,其间虽有反弹,但力度较弱,纷纷创下了调整以来的新低.
中国和朝鲜半岛比邻而居,往来密切,明时期的联系更加紧密。1368年朱元璋立国之初,即遣使高丽,高丽国王王颛也迅速作出回应,接受明朝对其的册封并遣使来朝,明与高丽新的宗藩朝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迅速发展,以网络媒介为载体,越来越多的新闻信息暴露在我们眼前。媒介的发展速度之快,相信大家是有目共睹的,给传统新媒体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积极主动地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伴着移动网络,各大新闻客户端也层出不穷,以满足广大国民对新闻的需求。本文即将为大家分析媒介融合下的新闻传播发展。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传播分析  前言  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已不仅单单是以传统的杂志、报纸、
学位
本文是以土地制度为线索而进行的乡村社会变迁研究。笔者选取位于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广州番禺区沙湾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该地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各个时期的土地制度,尤
共生与冲突是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关系的一条主线。在民族关系中,共生和谐是主线,各民族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并共同发展是我国几千年民族交往史的主流,但不可否认,在和平交往的主流背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