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决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否顺利实施、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心理资本和生涯信念是职业指导领域中新的研究视角之一。基于心理资本开发和合理生涯信念培养的角度来研究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相关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研究假设:(1)假设人口学变量在中职学生的心理资本、生涯信念、生涯规划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2)假设中职学生的心理资本与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3)假设中职学生的心理资本与其生涯信念存在显著正相关;(4)假设中职学生的生涯信念与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5)假设中职学生的生涯信念或其下六个维度(期望、成就动机、价值判断、犹豫/焦虑、开放性和弹性)在心理资本对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影响中存在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测量和统计的方法,随机选取了500名天津市中职院校的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法收集了他们的心理资本、生涯信念、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和六项人口学变量(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为学生干部、是否学过职业指导相关课程、兼职情况)。研究结论:(1)中职学生的心理资本、生涯信念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均存在部分人口学变量的主效应;(2)中职学生的心理资本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及生涯探索能力、生涯决策能力和生涯行动及监控能力三个子能力全都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3)中职学生的心理资本与生涯信念中的期望和成就动机二者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价值判断、犹豫/焦虑和开放性三者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4)中职学生的生涯信念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与生涯行动及监控能力这一子能力也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5)生涯信念中,期望、犹豫/焦虑和开放性这三个因素在心理资本对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影响过程中存在显著地中介效应,且犹豫/焦虑在此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具体对策:一方面通过开发中职学生心理资本和培养合理的生涯信念两种途径间接地提高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鼓励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会活动(兼职工作、志愿者工作等)、针对毕业生组织安排就业实习等途径直接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