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真菌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创造系数”也很高,含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物质,如萜类、黄酮类、酚类物质,凝集素,甾类化合物等,这些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化学结构多样而且新颖,这种化学结构的多样性对于现代保健品、药物的开发和农药先导物质的发现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对高等真菌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开发愈来愈重视。一方面是因为从高等真菌中不断发现结构新颖和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且结构变化大;另一方面,高等真菌不仅可以直接采来子实体作为研究材料,而且可以较方便地通过菌丝体或孢子发酵培养,提供大量原料资源。这为今后可能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保证。本研究以野生花盖红菇菌丝体为材料,研究了菌丝体的摇瓶培养条件;对培养液及菌丝体提取物进行了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检测;对生物活性较好的菌丝体乙醇相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研究,结果如下:1.以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可溶性淀粉为碳源;蛋白胨、酵母膏、硫酸铵、硝酸铵、黄豆粉为氮源;硫酸亚铁、硫酸镁、磷酸二氢钾为无机盐;以菌丝体干重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花盖红菇的最适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显示:花盖红菇的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酵母膏,确定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3%、蛋白胨0.3%、酵母膏0.3%、KH2PO4 0.05%。在确定最适培养基基础上,设计不同的温度、pH值、装液量和接种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适摇瓶培养条件。结果为:温度27℃,初始pH 6.2左右,装液量250 mL/500mL,接种量10 mL,摇床转速150 r/min,培养时间为4 d。2.采用摇瓶法获得花盖红菇摇瓶培养物,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对培养液及菌丝体分别进行抽提,得到不同来源的提取物。采用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实验、抑制小鼠肝脂质过氧化实验检测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培养液乙酸乙酯相,菌丝体乙酸乙酯相、乙醇相中的活性物质均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以培养液的乙酸乙酯相活性最高。以H446肺癌细胞株为材料,采用MTT法测定各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培养液乙酸乙酯相,菌丝体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乙醇相均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3.以花盖红菇菌丝体乙醇相提取物为材料,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经紫外、碘蒸气、磷鉬酸显色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得到3个单一组分,命名为组分Ⅰ、Ⅱ、Ⅲ;对组分Ⅰ的结构鉴定显示,为1-氮杂[4,2,0]双环-4-烯-8-酮。对其功能的研究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