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理论视角下少年儿童礼仪教育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认识的加深,在重视知识的获取、技能的习得的同时开始关注自身道德品质、礼仪素养的提升。但是自身礼仪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所以从小进行长期有效的针对成长的各个阶段的礼仪教育是必要的,而少年儿童这一重要的成长时期,更是礼仪教育的最佳阶段。通过认知行为理论以及少年儿童礼仪的相关理论综述,了解并掌握了认知行为理论的理论相关知识:认知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行为主义理论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系理论,开展少年儿童的礼仪教育研究。少年儿童礼仪教育在提高全国人民素质水平上有重要的意义,把握少年儿童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少年儿童礼仪教育现状的调查是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少年儿童礼仪教育现状存在的诸多问题。问卷从少年儿童对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学习生活礼仪、公共礼仪等方面着手,发现少年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从而出现了一些不良的行为。应用认知行为理论分析少年儿童礼仪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包含两个方面环境因素和少年儿童自身因素:如环境因素中父母教育的缺失、学校教学观念落后以及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了少年儿童对礼仪产生了错误认知,导致了礼仪缺失现象的出现,而不礼貌的行为又反过来影响少年儿童的认知过程,从而使少年儿童礼仪教育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从认知行为理论的视角深刻解读少年儿童礼仪教育研究,利用认知行为理论解读少年儿童礼仪教育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从认知行为理论中一些治疗方法来矫正少年儿童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一些不礼貌行为。最后提出少年儿童礼仪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少年儿童礼仪教育的建议主要有:1.建构认知,消除少年儿童的消极认知,可以从纠正消极认知,引导积极行为;设立合理课程,引导少年儿童积极参与行为这方面左手。2.干预行为,矫正少年儿童不良行为。设立奖励目标,为有好的礼仪典范准备奖励正面强化,提高少年儿童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少年儿童的成就动机,矫正其无礼行为;然后树立少年儿童学习的榜样典范,促进少年儿童的观察学习进而推广礼仪教育。3.优化环境,消除外部消极影响。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少先队组织氛围和社会环境,最好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通过这样的几方面的措施才能更好的为少年儿童礼仪教育构建良好外部氛围。为此在认知行为理论视角下对少年儿童礼仪教育展开研究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统一战线与"四个全面"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统一战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直接受益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统一战线提供力量支撑。统一战线要服务全面深化改革,要在全面深化改
时髦的塑胶自行车道,郁郁葱葱的花坛,让人心生愉悦。这些,和随处可见的下凹式绿地、生态植草沟、卵石渗透井等渗水设施一样,都是贵安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作为全国首批海绵
目的试图了解医护人员手污染细菌的情况 ,以便进一步完善消毒管理制度 ,采取有效的措施。方法采用卫生部1991年《消毒技术规范》和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方法。
改革开放后,江苏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梯度的经济格局,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文章通过利用相关区域经济差异衡量指标,对江苏区域经济差异进
为了让行人了解桥洞积水的深度,本文设计了一个报警器,报警器包括五个模块:电源模块、传感器、放大电路、信号比较模块、报警模块,利用放大电路和比较电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过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分析研究了天华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特性和分布,表明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有两栖动物8种,隶属2目5科6属;爬行动物21种,隶属2目6科17属;区系为以东洋界
作为“1990年中国总膳食研究”的更新和补充,按1990年膳食组成采集食品样品,测定了1992-1993年我国四大区(12省、市、自治区)12类主要食品中32种元素浓度,并估算了其摄入量,形成我国标准人膳食组成、元素和
目前,“智慧沈阳”建设已经从“数据集中共享、统一管理”迈入了“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的新阶段。
同中国医药学一样,中国传统兽医学即中兽医学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几千年来,它为畜禽的健康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至今在畜牧业生产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国际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使用是现今视频监控系统的重要功能,已经变成维护安全与治理系统的主要手段,逐渐变成政府部门十分关注的开发流程。其构建的“人防”、“物防”、“技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