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东金矿区以“玲珑-焦家式”矿床区别于世界其它典型金矿系统。蓬莱金矿区隶属于栖霞-蓬莱金矿带北端,位于胶东半岛蓬莱市东南部,但研究程度相对较弱,断裂构造为区内首要控矿因素,所以梳理控矿构造特征,搞清构造控矿规律,探讨构造控矿模式,对于矿区研究及深部外围找矿具有重大意义。论文以地表勘查及矿山井下观测为基础,通过编填研究区矿田构造图件和室内研究,分析矿区地质构造特征以及矿体、岩体的产状、分布,判断成矿期构造应力场,解析成矿作用,探讨构造控矿规律及模式,并还原矿区构造演化史。研究工作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蓬莱金矿区发育破碎蚀变岩型(焦家式)和石英脉型(玲珑式)两种类型金矿床。前者存在于区域一级压扭性断裂带内,如肖古家断裂、西林断裂;而石英脉型矿脉发育于一级断裂下盘的张(剪)性次级构造内,二者空间上相邻。(2)蓬莱金矿区控制矿脉产出及分布的构造多为NNE、NE或NEE走向,也存在个别NW向构造蚀变带;但多数NW向构造形成于成矿后,对矿体具有破坏作用。(3)矿区内NNE及NEE走向石英脉型矿脉多受张剪性构造控制,延伸较长,产状较稳定,两盘分支构造发育,与主脉构成“Y”或“N”字形构造形式;NE走向石英脉型矿脉则延长较短,延伸较浅,表现张性构造控矿特征;三者具有统一的成矿年代及相似的矿化特征。NNE向成矿期构造是在右行剪切作用下形成的,NEE向成矿期构造是在左行剪切作用下形成的,与NE向张性控矿构造是同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配套构造系,通过应力解析,认为该区金矿床在成矿期受NESW向挤压构造应力场作用。(4)断裂构造在成矿过程中影响元素的运移及重新分配。越靠近构造带中心,岩石蚀变矿化程度越强,主量元素SiO2、Fe2O3含量显著增加,Mg O、CaO、Na2O+K2O、Al2O3、FeO、P2O5及TiO2含量则表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微量元素Sr、Ba、Th呈现亏损程度增大的变化规律;稀土元素总量表现为下降的趋势。(5)根据成矿期构造与其它构造形迹形成的早晚关系将蓬莱金矿区构造演化分为成矿前、成矿期、成矿后三个期次,共包括结晶基底变形、多类型多期次脉岩发育和矿体的形成、保存及破坏等八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