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DE的食蟹猴抑郁模型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cer08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抑郁症是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可能会对患者及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危害较大,以情绪淡漠,兴趣缺失,语言、活动减少以及和睡眠障碍等为主要表现。抑郁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且缺乏客观临床诊断指标,因为人类数据有限,而啮齿类动物模型的研究难于在人类直接推广,非人灵长类模型与人类情感障碍疾病更贴近,本课题组前期已经成功构建食蟹猴抑郁模型。蛋白组学作为一种高效的研究技术,为更好的探究抑郁症提供了新的契机。  目的:  本次研究基于前期成功构建的非人灵长类郁模型基础上,拟采用基于2-DE的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抑郁食蟹猴模型血清蛋白谱的改变,并探讨差异蛋白可能在抑郁症病理生理机制中参与的潜在作用,以期为抑郁症的诊疗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究。  方法:  本次研究对抑郁模型组与对照组的血清蛋白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首先对血清样品进行去高丰度处理,利用2-DE的血清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并用PD-Quest软件对双向电泳图谱进行分析,兴趣蛋白采用 MALDI-TOF/TOF-MS进行鉴定,运用 Western blotting(WB)方法对兴趣蛋白进行了验证。  结果:  被鉴定出来的20个差异蛋白中大多数主要涉及免疫与炎症反应、物质和能量代谢、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钙离子结合等。猴血清WB结果证实gelsolin(GSN)在模型组和对照组表达量有明显差异,与双向电泳结果一致,并且 GSN的表达水平在抑郁症患者/健康对照中得到验证。  结论:  1.差异蛋白主要参与免疫与炎症反应、物质和能量代谢、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钙离子结合等,提示抑郁症可能是氧化应激导致炎症反应、物质和能量代谢、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钙离子结合异常而致病。  2.钙离子结合蛋白表达异常,可能是抑郁症研究新的发现,GSN可能在抑郁症的病理机制中起关键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是一个由多基因改变所致的恶性血液肿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T-ALL基因改变的特征与临床意义,发现儿童T-ALL新的临床预后指标及发病机理。 
本实验通过建立戊四氮(PTZ)诱导慢性大鼠癫痫模型,观察托吡酯(topiramate, topamax,TPM)对大鼠体重的影响,并应用放免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癫痫大鼠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
口算对于小学阶段而言是一项基础学内容,是学生进行数学笔算和估算等计算能力的培养基础,同时对小学生的思维灵敏度有很好的锻炼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目的:探讨抗炎性细胞因子IL-37(Interleukin-37)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  方法:将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