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城市群的发展将逐渐成为区域发展和竞争的主体。通过区位熵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城市流强度分析法,对辽中南城市群10个主要中心城市进行了关联度、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和城市流倾向度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辽中南城市群内,在二产发展方面存在产业同构现象比较明显,三产服务产业以沈阳和大连发展较好,比较接近国家整体发展趋势,但其他地区较为落后,整体对外服务功能仍依靠二产个别部门支撑。通过研究为辽中南城市群发展提出建议,希望通过对产业结构的改变来促进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全文一共分为六章,分别如下:第一章为绪论,着重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使用的方法。并且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对城市群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成果与进展状况。第二章为辽中南城市群发展进程分析。对辽中南城市群的发展进程进行系统和定性分析,分别从城市化水平、城市体系结构、空间联系程度、城市分工、经济增长路径等方面来具体分析,并总结辽中南城市群的发展阶段。第三章为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结构相似性分析。通过对其他城市群的研究比较以及方法的比较,采用区位商及灰色关联度分析对辽中南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进行宏观和中观多角度分析,揭示其产业结构特征。第四章为辽中南城市群间功能联系分析。引入城市流强度的计算方法,分析辽中南城市群内各个城市间以及对外的服务功能,结合第三章对产业结构的分析,更进一步分析辽中南城市群二产和三产的结构特征。第五章为辽中南城市群协调发展措施研究。总结前几章研究的内容结合现实实际,对辽中南城市的发展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为优化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群整体发展需找一些良好的途径。第六章为结论部分。主要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其中包括本文的结论、创新以及对未来辽中南城市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