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e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社会主义法制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大量成文性法律文件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由于种种原因,虽然我国社会主义法制逐渐完备,同案不同判现象在现实中却大量出现,并且近些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为此,国内官方机关和学者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纷纷作出了自己的努力。2010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宣告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建立,旨在解决同案不同判现象,进而促进我国司法适用统一,维护司法公正。令人遗憾的是,该《规定》的颁布,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同案不同判现象,相反却引来种种争议。本文的研究是基于我国案例指导制度为基础的,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基于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规定》,解析我国目前的案例指导制度的法理基础。其中,首先对案例指导制度的性质进行定位,提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是我国在司法适用制度上的一项创新,符合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相互融合的世界潮流。另外,从同案同判和维护司法公正两个角度分析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价值目标。第二部分,介绍我国案例指导制度构建的历史演进以及案例指导制度的现状。第三部分,本文从我国案例指导制度顺利运行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的不足两个方面,分析制约其有效运行的因素。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分的内容,为了案例指导制度的有效运行,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有从宏观上改善案例指导制度运行的社会环境。譬如,加大案例指导制度的宣传,增加其社会认知度;减小司法行政化现象给其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我国法学教育中的案例教育,以提高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专业素养。也有从微观的角度,完善《规定》的内容,为案例指导制度有效运行构建扎实的内部环境。譬如,科学地定义指导性案例;完善指导性案例的制作以增加其权威性;提高学者在案例指导制度中的地位,重视基础理论在案例指导制度中的指导作用;借鉴国外成熟的司法适用技术;合理地对指导性案例进行清理与编纂。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四部分的阐述,以期为保障案例指导制度在我国有效运行提供一些思路,从而解决同案不同判现象,统一司法适用,维护司法公正。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家长及社会对幼儿成长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幼儿园教育模式从看管式教学发展到如今的游戏教学。游戏在幼儿园教育及幼儿成长过程中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
通常人们总是把越轨、悖德等青少年道德问题归结为品质问题、境界问题,或把青少年道德问题完全诉诸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外因,完全脱离青少年本身的需要去评判和研究道德问题
本文从民营企业员工流失的现象入手,针对民营企业的特殊性,论述了民营企业的员工忠诚度问题,阐述了员工高忠诚度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未来收益;分析了影响其员工忠诚度的众多因素
据国家统计局预计,2011年底,我国大陆城镇人口为6.91亿人,城镇化率为51.27%,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时期。到205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会达到70%左右。所以
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结合新形势的变化和会计制度,提出了计算机会计岗位设置的原则,给出了新的岗位设置并分析了岗位的功能和人员要求。
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和绚烂的民族文化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而作为中华文明一部分的宗教艺术也是中华文明璀璨文化众多宝库中的一个,这个宗教艺术的宝库给我们的艺术
交通公路建设是加快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是科学发展观在交通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一五”期间,我国各级政府对交通公路基础设施
《中国棉花加工》是我国棉花加工行业唯一的综合性核心科技期刊,被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清华同方光盘中心,维普资讯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录入上网。本刊双月刊
期刊
<正>读《繁花》,首先感觉这是一部上海文学,只有在上海的时空中,用上海人的思维和语言才能读出其中的独特韵味。但作者在写作这部书的时候也特殊地强调了非上海人阅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