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测井、电磁兼容、阵列天线设计、成像系统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天线的近场分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人们目前对于近场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而准确高效的近场分析方法对于研究近场的分布控制和引导机制等又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不得不加快对近场的研究脚步。同时,当下工程上的迫切需求也促使人们越来越多地研究近场,以便深入了解其场分布、能流、能量分布等特性。再者,近场的应用一般是在低频情况下,此时天线为电小天线,因此对于电小天线的阻抗匹配、效率等问题也还需要更多地研究。从计算电磁学的角度来讲,低频崩溃问题也是一个难点,如何解决低频崩溃问题是我们研究低频场的关键。针对磁偶极子(电小线圈)和电偶极子的近场,本文分析了平均能流密度(坡印廷矢量)、平均电场能量密度、平均磁场能量密度,研究了平均坡印廷矢量,其实部与虚部的关系以及近场“储能”(非辐射能流)的大小和方向,并基于此深入研究了近场能量流动的物理图像。本文还利用平均能量密度计算了包含天线的不同半径球体内的能量,并以此给出了天线场域的划分条件结合工程应用,本文还分析了变形电小线圈(马鞍形线圈、拱形线圈)的近场分布,尝试在垂直于线圈轴线的平面上获得尽可能均匀的场分布,以使采用该变形线圈的无线链接等系统获得更高的读取效率。最后,结合对磁偶极子和电偶极子做近场分析所得的结论,并运用电磁仿真软件FEKO分析了窄带天线(微带天线、半波天线)和宽带天线(Vivaldi天线、双锥天线)的能量流动特性和能量密度分布。同时,对某一天线远场和近场进行了比较,并且对不同天线的近场进行了比较。最后,本文对天线近场的极化、幅度和相位也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