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生态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olovi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大多数组织都已认识到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力求通过对人力资源投资,去构建组织更加优秀的人力资源。然而,组织间对人才的激烈争夺及组织的动态变化,使人力资源成为极不稳定的流动资源,致使人力资源投资成为风险极大的投资活动,人力资源投资风险规避亦成为当今各种类型组织所关注的重大问题。过去对人力资源投资风险及规避问题己作了不少的研究。但大多的研究仅仅从组织内部的激励政策与人力资源投资的合约制约角度上进行,然而事实表明,企业内部常规的激励及合同的制约并未达到其目的。对职工工薪及职位的提升不但没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反而成为职工对组织讨价还价和跳槽的资本,合约制约亦未能有效阻止人力资源的流失。 本论文基于“管理生态学”的思想,对人力资源生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人力资源投资风险及其规避问题。其中对人力资源生态的研究,包括对人力资源偏好秉性的研究,本文进行了实证性调查分析。并提出: 1.人力资源投资风险取决于人力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因此,本文从人力资源生态出发研究人力资源投资风险与规避问题。 2.对人力资源投资的研究,应从人的偏好秉性入手,通过社会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以山西省为例,将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偏好秉性分为四类:偏好经济效益型;偏好工作稳定型;偏好行业优势型;偏好发展前景型。并对四类偏好进行分析。 3.过去对人力资源投资的研究重点是人力资源的培训。本文认为组织对人力资源投资包括人力资源的招聘、吸纳、使用、培训、挽留全过程。 4.人力资源投资风险与规避中的根本问题是人力资源投资主体界定和产权界定问题。本文认为人力资源投资主体是组织和职工双方,并对双方从所有权、使用权、收益分配权来研究有关人力资源投资风险与规避问题。 5.组织对人力资源投资应与组织资源相适应,应与投资对象的偏好相适应。本文建立了组织偏好匹配吸引力模型,并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6.人力资源投资是高回报,高风险的投资行为,风险存在于投资过程的始终,并且是复杂多变的,应从源头控制、动态过程控制;通过规范控制、德治调控、情治连结(即RME联合对策)来降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
其他文献
随着电磁兼容学科与相关产业的日渐发展与完善,电磁兼容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和人民的关注。伴随着产品电磁兼容强制认证的实行,电磁兼容测量技术得到了飞快的发展。目前正式的
新型通信系统的持续增加与频谱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不仅需要提高原有频率的利用率,更高容量和更快速率的新技术也亟待发明。超宽带技术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异性能被各
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1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
报纸
伴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和现有医疗资源的匮乏,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在近年来成为一项热门的研究。电化学技术这门较为古老的学科与智能手机这一划时代性的智能设备相
人力资源审计是人力资源管理学和审计学交叉发展的课题,在国外已有较长的历史和较成熟的体系。而在我国,人力资源审计则方兴未艾,在政府部门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刚刚起步,而具体
英语写作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写作却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只会读,只会说,当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于书面的时候,却成为了他们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相关文献为数据源,运用Excel图表工具及CitespaceⅡ可视化知识图谱软件进行数据信息分析,绘制了共现网络图谱,通过解读图谱。对国外"strategic techno
伪造、变造美元现钞在全世界各国都是一种令政府和公众憎恨且头疼的问题,尽管各国反假打假的努力一直没有中断过,但由于制售假钞暴利的存在,所以假钞在各国市场中的流通也就从来
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制造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对多变的市场需求作出敏捷响应,不断地调整产品的设计和研发模式,并能快速地开发出新产品。而我国传统工程机械行业却由于
<正> 惰性宛若无形的杀手,默默地吞噬着人们的健康,把人们拖进地狱之门。对此,有位名人说:“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实践已给人们敲响警钟:“懒惰与各种疾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