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酶体蛋白ATP6V0d2通过促进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抑制沙门氏菌感染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dmangr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求溶酶体蛋白ATP6V0d2对巨噬细胞及小鼠感染沙门氏菌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1.取野生型和Atp6v0d2基因敲除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BMDM)感染沙门氏菌,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杀菌功能;2.野生型和Atp6v0d2基因敲除小鼠经口饲喂感染沙门氏菌,记录小鼠死亡率,分不同时间点检测小鼠体脾脏、结肠、肠系膜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等器官中细菌感染状况;3.将沙门氏菌与野生型和Atp6v0d2基因缺失巨噬细胞共培养,采用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内自噬体水平,同时,采用免疫荧光定位细胞内细菌与溶酶体。  结果:1.Atp6v0d2基因敲除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未发生改变,但其对细菌的降解功能显著减弱;2.较野生型小鼠,Atp6v0d2基因敲除小鼠感染沙门氏菌后,其脾脏、结肠、肠系膜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等器官内入侵细菌数明显增多,小鼠死亡率显著增高;3.相较野生型的巨噬细胞,Atp6v0d2基因敲除巨噬细胞内自噬体水平明显升高,且细菌与溶酶体的共定位明显减少,未被降解清除的细菌增加。两组之间上述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ATP6V0d2通过介导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促进巨噬细胞对沙门氏菌的清除。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适宜静宁乔化红富士苹果郁闭园树体优化提质增效技术,结果表明,优化后树形开心形,树体高度3.0~3.5m,主干1.0~1.2 m,主枝数4~6个,667 m2总枝量5~6万条,枝类组成长枝∶中
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在张掖市经过4 a的引种栽培试验,在不采取防冻措施的条件下,能够安全越冬.对其生长性状等的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华山松在张掖市抗寒性强,生长
’北林雄株1号’’北林雄株2号’毛白杨(以下简称北林雄株)具优质、速生、丰产、适应性强的特点,而且不飞絮、树形美.自1997年大面积推广三倍体毛白杨育苗造林,2002年引进2个